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正骨复位机的制作方法

2025-05-15 16:00:01 215次浏览
一种正骨复位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骨骼矫形复位,具体为一种正骨复位机。


背景技术:

1、正骨是通过端、提、按、摸、接、摩、推、拿等八种手法对关节的脱位及半脱位、关节紊乱以及骨折等进行治疗的一种中医方法。近代正骨疗法在骨科、中医科、脊柱外科以及康复科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正骨治疗过程中除了通过医生手动操作外,还需要借助复位机辅助完成后续的正骨恢复过程,提供长时间的矫形功能。

2、现有技术中应用于腿部或者手臂区域的正骨治疗过程中的复位机,通过使患者坐或者躺下后,针对性的使用悬吊或者绑带支撑固定的形式对腿部或者手臂提供支撑即可,但是无论是悬吊还是捆绑固定,都会在正骨区域周围提供一定的挤压力,长时间保持该固定的支撑状态会导致患者的支撑区域受到压迫而感到不适,因此经常需要对支撑位置进行改变,该过程需要拆卸后重新支撑,因此操作步骤繁琐,也容易对正骨区域产生影响触碰,另一方面,在患者保持坐下的状态中,对腿部和手臂进行正骨支撑需要不同的支撑结构,常规的正骨复位机无法灵活的在坐下的状态中提供手臂、腿部等不同位置进行正骨支撑的效果,不同复位机的应用范围有限,无法进行灵活切换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正骨复位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能够在不进行拆装的情况下切换固定按压的区域,提高了复位过程中的舒适性,且能够对腿部和手臂均提供等效的复位支撑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正骨复位机,包括复位机本体,所述复位机本体包括转动机构,正骨托板、固定组件和切换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中间开设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机构的顶部放置有座椅,所述座椅的底部焊接有底座,且座椅的底部通过独立的支撑腿从转动套筒的内部穿过,所述正骨托板的一端顶靠在座椅的侧边,所述正骨托板的一侧焊接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的内部搭建有切换机构,所述正骨托板的顶部围绕有固定组件,传动箱的表面开设有插接孔,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套设在正骨托板的一侧,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从插接孔处穿入到传动箱的内部,所述切换机构与固定组件的端部进行按压贴合。

3、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盘和电动升降杆,所述转动套筒开设在转盘的中间位置,所述转动套筒的底部一体化成型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侧边一体化成型有延伸板,所述转盘的顶部焊接有定位柱,所述延伸板的表面螺接有电动升降杆。

4、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面嵌装有滚轮,且底板通过底部的滚轮按压在底座的表面,所述转动机构通过中间的转动套筒围绕座椅的底部进行转动。

5、进一步的,所述正骨托板的表面一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顶端嵌入到定位孔的内部,且定位柱的顶部低于正骨托板的表面,所述电动升降杆从两个定位柱中间的转盘表面向上穿出,且电动升降杆的顶部螺接在正骨托板的底面。

6、进一步的,所述切换机构包括电机和按压轮,所述按压轮的中间穿插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前端键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和按压轮之间开设有间隙,所述电机的外壳部分使用螺丝固定在传动箱的端部。

7、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插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套设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侧边焊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末端与轴承的内圈部分通过键连接,所述滑动柱的表面穿插有限位杆。

8、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的底部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两端以及限位杆的两端均焊接在传动箱的内壁上,所述齿轮通过轴承的外圈与按压轮整体同步旋转。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绑带、后端固定板和前端固定板,所述后端固定板和前端固定板分别与绑带的两端粘接为整体,所述后端固定板的中间开设有孔洞,且孔洞的一侧贴装有磁吸套环。

10、进一步的,所述正骨托板的一侧焊接有凸柱,所述磁吸套环套设在凸柱上,且磁吸套环的内侧与正骨托板的侧边相互吸附贴合,所述前端固定板的底部外侧一体化成型有承压杆。

11、进一步的,所述承压杆的末端一体化成型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穿插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底部与传动箱的内壁底端焊接为整体,每个所述前端固定板的表面均连接有多个承压杆,所述按压轮的底部用于对承压杆的顶部施加向下的压力,所述升降板的顶部与间隙相对齐。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3、1.该正骨复位机通过正骨托板部分提供正骨复位的支撑功能,并配合固定组件对正骨区域的周围进行捆绑按压处理,后续借助切换机构的运动,即可在不进行拆装的情况下切换固定按压的区域,提高了复位过程中的舒适性,且稳定性高。

14、2.该正骨复位机在座椅的底部通过转动机构与正骨托板部分进行连接,因此能够提供给正骨托板进行旋转和升降两种驱动形式,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控制正骨托板围绕座椅移动到不同的高度、水平区域中,从而精准的适用于手臂和腿部两个区域的正骨复位使用,灵活性高。

15、3.该正骨复位机在每个固定组件中通过一端的磁吸套环完成与正骨托板之间的连接效果,后续进行固定时直接进行按压拉紧即可,因此患者使用时的捆绑过程简单高效,使用过程便捷。



技术特征:

1.一种正骨复位机,包括复位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本体包括转动机构(2),正骨托板(4)、固定组件(5)和切换机构(6),所述转动机构(2)的中间开设有转动套筒(8),所述转动机构(2)的顶部放置有座椅(1),所述座椅(1)的底部焊接有底座(3),且座椅(1)的底部通过独立的支撑腿从转动套筒(8)的内部穿过,所述正骨托板(4)的一端顶靠在座椅(1)的侧边,所述正骨托板(4)的一侧焊接有传动箱(14),所述传动箱(14)的内部搭建有切换机构(6),所述正骨托板(4)的顶部围绕有固定组件(5),传动箱(14)的表面开设有插接孔(33),所述固定组件(5)的一端套设在正骨托板(4)的一侧,所述固定组件(5)的另一端从插接孔(33)处穿入到传动箱(14)的内部,所述切换机构(6)与固定组件(5)的端部进行按压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骨复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转盘(7)和电动升降杆(11),所述转动套筒(8)开设在转盘(7)的中间位置,所述转动套筒(8)的底部一体化成型有底板(9),所述底板(9)的侧边一体化成型有延伸板(10),所述转盘(7)的顶部焊接有定位柱(12),所述延伸板(10)的表面螺接有电动升降杆(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正骨复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的底面嵌装有滚轮,且底板(9)通过底部的滚轮按压在底座(3)的表面,所述转动机构(2)通过中间的转动套筒(8)围绕座椅(1)的底部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正骨复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骨托板(4)的表面一端开设有定位孔(13),所述定位柱(12)的顶端嵌入到定位孔(13)的内部,且定位柱(12)的顶部低于正骨托板(4)的表面,所述电动升降杆(11)从两个定位柱(12)中间的转盘(7)表面向上穿出,且电动升降杆(11)的顶部螺接在正骨托板(4)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正骨复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6)包括电机(16)和按压轮(21),所述按压轮(21)的中间穿插有轴承(25),所述轴承(25)的外圈前端键连接有齿轮(20),所述齿轮(20)和按压轮(21)之间开设有间隙(24),所述电机(16)的外壳部分使用螺丝固定在传动箱(14)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正骨复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6)的输出端插装有丝杆(17),所述丝杆(17)的表面套设有螺纹套筒(18),所述螺纹套筒(18)的侧边焊接有滑动柱(19),所述滑动柱(19)的末端与轴承(25)的内圈部分通过键连接,所述滑动柱(19)的表面穿插有限位杆(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正骨复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0)的底部啮合有齿条(23),所述齿条(23)的两端以及限位杆(22)的两端均焊接在传动箱(14)的内壁上,所述齿轮(20)通过轴承(25)的外圈与按压轮(21)整体同步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正骨复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绑带(26)、后端固定板(27)和前端固定板(29),所述后端固定板(27)和前端固定板(29)分别与绑带(26)的两端粘接为整体,所述后端固定板(27)的中间开设有孔洞,且孔洞的一侧贴装有磁吸套环(2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正骨复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骨托板(4)的一侧焊接有凸柱(15),所述磁吸套环(28)套设在凸柱(15)上,且磁吸套环(28)的内侧与正骨托板(4)的侧边相互吸附贴合,所述前端固定板(29)的底部外侧一体化成型有承压杆(3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正骨复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杆(30)的末端一体化成型有升降板(31),所述升降板(31)的底部穿插有导向杆(32),所述导向杆(32)的底部与传动箱(14)的内壁底端焊接为整体,每个所述前端固定板(29)的表面均连接有多个承压杆(30),所述按压轮(21)的底部用于对承压杆(30)的顶部施加向下的压力,所述升降板(31)的顶部与间隙(24)相对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骨复位机,涉及骨骼矫形复位技术领域,包括转动机构,正骨托板、固定组件和切换机构,转动机构的中间开设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机构的顶部放置有座椅,座椅的底部焊接有底座,且座椅的底部通过独立的支撑腿从转动套筒的内部穿过,所述正骨托板的一端顶靠在座椅的侧边。该正骨复位机通过正骨托板部分提供正骨复位的支撑功能,并配合固定组件对正骨区域的周围进行捆绑按压处理,后续借助切换机构的运动,即可在不进行拆装的情况下切换固定按压的区域,提高了复位过程中的舒适性,能够控制正骨托板围绕座椅移动到不同的高度、水平区域中,从而精准的适用于手臂和腿部两个区域的正骨复位使用,灵活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仇朝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郯城马站正骨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0
文档序号 : 【 40281058 】

技术研发人员:仇朝令
技术所有人:郯城马站正骨医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仇朝令郯城马站正骨医院
一种预测天然橡胶重均分子量的方法 脊髓电极推进植入手术机器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