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道肿瘤活检取样装置及方法

本申请涉及用于诊断的仪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化道肿瘤活检取样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消化道肿瘤是发生于消化道的肿瘤性病变,可以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消化道肿瘤可以起源于消化道黏膜,也可以起源于消化道的基层,可以是良性的肿瘤,比如脂肪瘤,有些患者是恶性肿瘤,比如可能是癌症或者是肉瘤,有些患者也有可能是淋巴瘤。患者发病早期并没有很明显的症状,而且又是处在消化道上,所以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一般患者的普遍特征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部不适、便秘腹泻等,消化道肿瘤不仅会导致消化道功能受到影响,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及时的进行活检是非常重要的。
2、现已公开的专利名称为一种消化道肿瘤活检组织专用取样器、申请号201920441104.4的中国专利,该专利结构虽然能够实现对活检样本的粘取,但是在带毛气囊离开人体的过程中,可能造成活检样本的脱落,最后导致无法正常进行检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道肿瘤活检取样装置及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取过程可能造成活检样本脱落导致检验无法正常进行的问题。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3、本申请提供一种消化道肿瘤活检取样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提取组件、伸缩组件、缓冲组件以及操作组件,所述提取组件包括多个提取球,相邻两个所述提取球之间部分重叠形成提取槽;所述缓冲组件靠近所述提取球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样本存储管。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取球为椭球状。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所述提取球和所述缓冲组件。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过渡管以及所述过渡管内依次连接的复位块、弹性缓冲条、辅助块、缓冲杆,所述复位块位于所述过渡管内靠近所述提取球的一侧。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复位块连接,所述缓冲杆与所述操作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样本存储管与所述过渡管远离所述操作组件的一端同轴连接。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管靠近提取球一侧端部的内壁连接安装块,所述复位块靠近提取球一侧连接有与所述安装块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安装槽之间连接有红外模组。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复位气囊,所述复位气囊连接在所述缓冲杆与所述操作组件之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操作握把,所述操作握把与所述缓冲杆之间连接所述复位气囊。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握把的轴向截面为h型。
12、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消化道肿瘤活检取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步骤1.安装提取球和样本存储管;
14、步骤2.对操作握把向伸缩杆一侧施加作用力;
15、步骤3.复位气囊、弹性缓冲条依次对该作用力进行缓冲;
16、步骤4.复位块与过渡管端部抵接,红外模组检测到接触信号,控制伸缩杆伸长;
17、步骤5.提取球提取活检物质;
18、步骤6.对操作握把向远离伸缩杆的一侧施加作用力;
19、步骤7.复位块与过渡管端部分离,红外模组检测到复分离信号,控制伸缩杆收缩;
20、步骤8.提取球进入样本存储管内;
21、步骤9.拆卸样本存储管进行封存。
2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23、本申请提供一种消化道肿瘤活检取样装置,通过设置的提取组件实现活检样本的粘取,通过设置的伸缩组件实现将提取组件送入患者体内以及将占有活检样本的提取组件运送到患者体外,通过设置的缓冲组件,在将提取组件送入患者体内的过程中对作用力进行缓冲,通过设置的操作组件实现作用力的施加于传递。设置多个重叠连接的提取球,能够有效增大能够粘取的活检样本的数量,提取球之间部分重叠形成提取槽,在多个提取球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提取槽能够在提取球向回收缩的过程中,由于其凹槽结构的特点,能够避免凹槽内的活检样本产生脱离,保证提取球离开人体时上面所粘取的活检样本的数量,保证火箭操作的顺利进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取过程可能造成活检样本脱落导致检验无法正常进行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消化道肿瘤活检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10.一种消化道肿瘤活检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用于诊断的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道肿瘤活检取样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提取组件、伸缩组件、缓冲组件以及操作组件,所述提取组件包括多个提取球,相邻两个所述提取球之间部分重叠形成提取槽;所述缓冲组件靠近所述提取球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样本存储管。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取过程可能造成活检样本脱落导致检验无法正常进行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彭雪强,魏士博,李欣谕,李岩,田济宇,高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0
技术研发人员:彭雪强,魏士博,李欣谕,李岩,田济宇,高宇
技术所有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