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用于穴位刺激的粘附水凝胶载药微球、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2025-05-04 15:20:07 404次浏览
用于穴位刺激的粘附水凝胶载药微球、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穴位刺激的粘附水凝胶载药微球、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慢性疼痛作为一种疾病,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严重困扰,而且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健康问题之一。针刺治疗如针灸在治疗慢性疼痛方面不仅疗效确切,经济负担较小,且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2、但是常规针刺疗法由于疗效维持时间较短、后效应欠佳、在镇痛效应上存在“天花板效应”等不足,不能满足临床长期镇痛需求。故改良针灸疗法,优化穴位刺激的长时程镇痛效应,成为了疼痛管理和针灸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共性关键问题。

3、目前的研究表明,内源性腺苷的释放对于触发针刺的镇痛作用至关重要,在穴位注射腺苷等腺苷a1受体激动剂可以发挥镇痛作用。但是由于游离药物的半衰期较短,需要频繁给药才能实现持续镇痛,这增加了心血管副作用的发生率。而且在穴位直接注射游离腺苷a1受体激动剂,由于皮下扩散迅速容易引起穴位脱靶,从而无法起到持续刺激穴位的作用。

4、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帮助注射药物在穴位局部缓释的药物载体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穴位刺激的粘附水凝胶载药微球、制备方法及应用,获得的水凝胶载药微球,能够粘附在穴位,通过将游离腺苷a1受体激动剂包埋于水凝胶载药微球中,可以实现腺苷a1受体激动剂的缓释,克服其半衰期短的问题,延长药物效果的持续时间。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穴位刺激的粘附水凝胶载药微球,以聚多巴胺对载药水凝胶载药微球进行表面修饰,获得粘附水凝胶载药微球,所述水凝胶载药微球内负载有腺苷a1受体激动剂。

3、进一步,所述微球粒径为100-160μm,具有光滑的表面。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粘附水凝胶载药微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s1称取磷脂酰丝氨酸和胆固醇粉末,于三氯甲烷中溶解后,旋蒸去除溶剂至干燥,形成脂质薄膜;

6、s2向脂质薄膜倒入添加有腺苷的pbs溶液,使其水合,形成脂质体溶液;

7、s3配制矿物油和ge l ma溶液,将前述脂质体溶液与ge l ma溶液均匀混合后,加入光引发剂,获得混合溶液;

8、s4将混合溶液在紫外灯照射条件下,经由光交联反应,形成水凝胶载药微球;

9、s5配制多巴胺溶液,将水凝胶载药微球加入多巴胺溶液中,在水凝胶载药微球表面形成聚多巴胺涂层,获得粘附水凝胶载药微球。

10、进一步,s2包括,将pbs溶液预热至37-45℃后,再倒入向脂质薄膜中。

11、进一步,s2中形成脂质体溶液后,还包括脂质体溶液置入超声破碎仪中,均质以形成单分散的脂质体。

12、进一步,s4包括将混合溶液和矿物油一起加入同轴微流控装置,在紫外灯下进行反应。

13、进一步,s4形成水凝胶载药微球后,还包括用乙醚和超纯水对水凝胶载药微球进行洗涤。

14、进一步,s5配制多巴胺溶液包括,使用碱性的tr i s-hcl缓冲液溶解多巴胺,所述缓冲液的ph为8.5。

15、进一步,s5包括将水凝胶载药微球加入多巴胺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3-24小时;

16、s5中获得粘附水凝胶载药微球后,还包括将多巴胺溶液移入离心管中,静置待溶液中的粘附水凝胶载药微球沉底,除去上清液后,用pbs洗涤2次。

17、进一步,粘附水凝胶载药微球作为穴位局部针刺镇痛给药应用。

18、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作为举例,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9、粘附水凝胶载药微球对穴位有粘附性,在负载有腺苷的情况下,能够帮助将腺苷粘附在穴位,避免腺苷脱靶,并且微球内的腺苷释放速率较低,能够达到局部缓释的效果,通过单次注射给药便能在穴位发挥长时间刺激作用,减少给药频次,降低心血管副作用的发生率,提高安全性,实现疼痛管理的减毒增效,在针灸实践和疼痛管理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20、除此以外,本发明具备的可注射的特点使其应用场景更广,更有利于临床转化,便于医护人员执行注射操作,临床应用广阔且经济效益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穴位刺激的粘附水凝胶载药微球,其特征在于:以聚多巴胺对水凝胶微球进行表面修饰,获得粘附水凝胶载药微球,所述水凝胶微球内负载有腺苷a1受体激动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附水凝胶载药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粒径为100-160μm,具有光滑的表面。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粘附水凝胶载药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将pbs溶液预热至37-45℃后,再倒入向脂质薄膜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形成脂质体溶液后,还包括脂质体溶液置入超声破碎仪中,均质以形成单分散的脂质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形成水凝胶载药微球后,还包括用乙醚和超纯水对水凝胶微球进行洗涤。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5配制多巴胺溶液包括,使用碱性的缓冲液溶解多巴胺,所述缓冲液的ph为8.5。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5包括将水凝胶载药微球加入多巴胺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3-24小时;

10.根据1-2中任一项所述的粘附水凝胶载药微球,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穴位刺激的粘附水凝胶载药微球、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磷脂酰丝氨酸和胆固醇粉末,于三氯甲烷中溶解后,旋蒸去除溶剂至干燥,形成脂质薄膜;S2向脂质薄膜倒入添加有腺苷的PBS溶液,使其水合,形成脂质体溶液;S3配制矿物油和Ge l MA溶液,将前述脂质体溶液与Ge l MA溶液均匀混合后,加入光引发剂,获得混合溶液;S4将混合溶液在紫外灯照射条件下,经由光交联反应,形成水凝胶载药微球;S5将水凝胶载药微球加入多巴胺溶液中,在微球表面形成聚多巴胺涂层。本发明通过将游离腺苷包埋于对穴位具有粘附性的水凝胶微球中,可以实现腺苷的缓释,克服其半衰期短的问题,延长药物效果的持续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娟,符宏宇,陈泽浩,陈辉,熊利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0
文档序号 : 【 40282929 】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娟,符宏宇,陈泽浩,陈辉,熊利泽
技术所有人: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李秀娟符宏宇陈泽浩陈辉熊利泽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一种便携式临床外科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电感变化采集胸腹呼吸运动信号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