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的可溶性镇痛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的可溶性镇痛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皮肤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可能是由于创伤、炎症、神经性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例如坏疽性脓皮病、皮肤血管炎、结节性红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口腔溃疡、慢性炎症引起的异常性疼痛和疼痛过敏、手术后或创伤后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注射镇痛药物治疗、口服镇痛药物和局部皮肤使用药物(贴剂、喷雾剂、局麻剂等)等。然而口服药物通常存在起效慢,副作用大等问题;注射给药存在注射痛感强、专业技术要求高和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涂覆给药例如利多卡因外用贴剂,在局部用药后,药物可能由于无法完全渗透入皮下,造成止痛效果差等问题。
2、微针包含数个长10~2000μm,宽10~50μm的微型针头阵列,可以直接刺破角质层进行药物释放,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新型经皮给药技术受到广泛关注。相比传统的经皮给药方式,微针能定向穿过角质层,产生微米尺寸的机械通道,将药物直接置于表皮或上部真皮层,不用通过角质层即可参与微循环,发挥药理反应,大大提升递送效率,而且由于其微小的结构特点可以实现无痛微创给药,提高患者顺应性。目前,制作微针的材料大多为金属、硅制品及可溶性聚合物材料,其中可溶性聚合物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而被广泛应用。
3、针对目前大量应用的分层式微针,在微针制备过程中需要将针体层和背衬层分别制备,该制备方法不仅增加了制备成本,且针尖存在空泡难以解决,影响载药量和微针针体的稳定性。
4、综上,鉴于目前市面上尚无临床可用的镇痛微针贴片产品,开发一种无痛、快速、经皮给药的可溶性微针贴片以递送镇痛药物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式的可溶性镇痛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降低制备成本的同时确保微针基质在成型过程中充分填充,同时以微针递送镇痛药物可以快速缓解疼痛。另外,利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作为微针骨架材料,保证了临床可用的安全性。本发明提供的镇痛微针贴片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批次重复性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的可溶性镇痛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包括:
4、1)制备微针阴模具;
5、2)将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和镇痛药物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去除气泡,得到微针基底溶液;其中,微针基底溶液中镇痛药物的质量分数为7%~16.1%;微针基底溶液中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质量分数为15.4%~23%;
6、3)将所述微针基底溶液注入步骤1)得到的微针阴模具中,去除气泡并进行干燥;干燥后脱模,得到一体式的可溶性镇痛微针贴片;
7、其中,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者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物;所述镇痛药物为利多卡因、丙胺卡因、罗哌卡因、布洛芬、普瑞巴林中的一种或多种;
8、所述布洛芬的化学名称为2-(4-异丁基苯基)丙酸,其分子式为c13h18o2;所述普瑞巴林的化学名称为(s)-3-氨甲基-5-甲基己酸,分子式为c8h17no2。
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具体为:将聚二甲基硅氧烷置于固化剂中充分搅拌混合,混合后进行真空脱泡,真空脱泡后立即浇于不锈钢金属微针母模板表面进行固化干燥,干燥后脱模,得到微针阴模具。
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聚二甲基硅氧烷: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1;优选地,微针阴模具的制备体系为dowsiltm184,dowsiltm184购买于道康宁公司。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制备的微针阴模具的针体高度为300~2000μm;优选为300~900μm。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制备的微针阴模具的针体形状为四棱锥形或圆锥形。
13、进一步地,步骤2)中,当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时,微针基底溶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分数为15.4%-21.1%;当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物时,微针基底溶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分数为1.6%-1.9%,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分数为15.4%-21.1%;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粘度为600~1200mpa.s。
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通过反复抽真空的方式去除气泡,抽真空次数为3~5次,每次抽真空的时间为10~15min,抽真空的条件为室温且压强为0.1mpa。
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干燥的温度为25~40℃,干燥的时间为6h~18h。
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微针的基底为直径10μm~50μm的圆形或边长为100μm~300μm的正方形。
17、第二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一体式的可溶性镇痛微针贴片。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有:
19、(1)本发明通过微针在患者体内递送镇痛药物,克服现有镇痛药物临床应用中的起效慢、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该系统的使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治疗成本。
20、(2)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式微针制备方法,解决了分层式微针制备的空泡导致药物负载减少和针头结构不稳定的问题,提高载药量的同时保证微针的机械性能和穿刺能力。
21、(3)本发明的一体式镇痛微针贴片采用可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微针骨架,其整体制备工艺简单、成熟和稳定,制备成本低廉。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式的可溶性镇痛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将聚二甲基硅氧烷置于固化剂中充分搅拌混合,混合后进行真空脱泡,真空脱泡后立即浇于不锈钢金属微针母模板表面进行固化干燥,干燥后脱模,得到微针阴模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聚二甲基硅氧烷: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制备的微针阴模具的针体高度为300~20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制备的微针阴模具的针体形状为四棱锥形或圆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当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时,微针基底溶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分数为15.4%-21.1%;当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物时,微针基底溶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分数为1.6%-1.9%,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分数为15.4%-2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去除气泡通过反复抽真空的方式来实现,抽真空次数为3~5次,每次抽真空的时间为10~15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干燥的温度为25~40℃,干燥的时间为6h~18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微针的基底为直径10μm~50μm的圆形或边长为100μm~300μm的正方形。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一体式的可溶性镇痛微针贴片。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的可溶性镇痛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包括:制备微针阴模具;将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和镇痛药物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去除气泡,得到微针基底溶液;镇痛药物为利多卡因、丙胺卡因、罗哌卡因、布洛芬、普瑞巴林中的一种或多种,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者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物;将微针基底溶液注入微针阴模具中,去除气泡并进行干燥;干燥后脱模,得到一体式的可溶性镇痛微针贴片。本发明的微针贴片能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强镇痛效果并减少全身副作用,可广泛应用于不同皮肤性疼痛的快速缓解。
技术研发人员:顾臻,赵桂芳,郭伟,舒宜晨,何振鹏,陈柠,龚浩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0
技术研发人员:顾臻,赵桂芳,郭伟,舒宜晨,何振鹏,陈柠,龚浩宁
技术所有人: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