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眩晕治疗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眩晕症治疗,具体涉及到一种眩晕治疗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眩晕症,通常指的是一种感觉周围环境或自身在旋转、晃动的症状,医学上称为“眩晕”。眩晕症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眩晕症在发作时常常会感到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是前庭发生病变的一种症状,同时还容易造成迷路、前庭、耳蜗器官损害,造成耳蜗毛细胞死亡和前庭功能丧失,进而引起耳鸣耳聋、共济失调等危害性。
2、针对眩晕症的治疗,除了使用药物治疗,一般还会运用相关医疗辅助器械来调整病人的体位,以实现辅助治疗目的,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将病人固定在治疗设备上,然后通过设备的旋转等调整来带动病人进行体位调整,目前市场上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辅助治疗设备,但现有大多数辅助装置的结构设计过于简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只能进行水平方向上的三百六十度旋转,能够调节的体位相对较少,使用时相对不够灵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眩晕治疗用辅助装置。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眩晕治疗用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部中心安装有旋转驱动电机,所述旋转驱动电机输出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u形支架;
3、所述u形支架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撑机构;
4、所述u形支架上转动连接有旋转床,所述u形支架的一端安装有用于驱动旋转床进行旋转的翻转驱动电机,翻转驱动电机可以驱动旋转床进行360度翻转,从而可以带动患者进行多角度的调节,以便能够适应不同的体位治疗需求,所述旋转床上安装有多组绑缚固定机构;
5、所述u形支架的另一端安装有用于固定旋转床的定位机构。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座包括铸铁底座,所述铸铁底座顶部分别开设有内滑槽和外滑槽,所述铸铁底座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安装座。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底座作为支撑结构,主要起支撑作用,其铸铁底座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其大型的圆盘结构不仅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同时其自身的配重结构,也可以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8、进一步的,所述内滑槽和外滑槽均呈环形结构设置。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呈环形结构设置的内滑槽和外滑槽可以配合辅助支撑机构实现360度的旋转支撑和导向作用。
10、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固定于u形支架顶部一侧的主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架,所述主支撑架和两个辅助支架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滑轮。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支撑机构作为辅助支撑结构,可以保证u形支架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主支撑架配合两个辅助支架可以形成三角支撑结构,多个移动滑轮可以分别滑动限位在对应的内滑槽和外滑槽内,当旋转驱动电机驱动u形支架进行旋转时,两侧的辅助支撑机构也能够跟随u形支架同步旋转,并保证了u形支架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12、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撑架底端的移动滑轮滑动限位在内滑槽内,所述辅助支架在底端的移动滑轮滑动限位在外滑槽内。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内滑槽和外滑槽可以对移动滑轮起到定位和导向限位作用。
14、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两端的中心均固定连接有旋转轴,两个所述旋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在u形支架的两端,所述床体顶部一侧均设有按摩头枕,所述床体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定位插孔。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治疗过程中,病人可以躺在旋转床上,然后利用绑缚固定机构对患者的全身进行绑缚固定,使患者能够被稳定的固定在床体上,以便患者能够跟随u形支架以及旋转床的多方向、多角度体位调节;另外,床体顶部设有按摩头枕,患者的头部可以稳定的枕在按摩头枕上,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不适时,可以启动按摩头枕对患者头部进行按摩,以缓解其不适感。
16、所述绑缚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旋转床顶部前端的固定绑带,所述固定绑带的后端安装有绑带卡扣。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绑缚固定机构主要用于固定患者,固定绑带配合绑带卡扣可以实现固定绑带的收紧固定,从而实现患者全身的固定。
1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于u形支架一侧的定位支架,所述u形支架的同一侧还开设有定位圆孔,所述定位支架内滑动连接有定位插杆,所述定位插杆的外壁还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定位插杆的一端能够贯穿定位插孔。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旋转床可以在u形支架上进行360度旋转,因此在患者上下旋转床时,为保证旋转床处于水平状态的稳定性,可以向内推动定位插杆,使定位插杆的一端插入定位插孔内,此时,在定位插杆的定位作用下,使得旋转床可以保持水平状态,以便患者上下床。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通过设计旋转驱动结构和翻转驱动结构,当患者被稳定的固定在床体上后,患者能够跟随u形支架以及旋转床的多方向、多角度体位调节,从而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2)本发明通过设计简单的水平旋转结构以及翻转调节结构,可以带动患者进行多角度的调节,以便能够适应不同的体位治疗需求;(3)本发明通过设计旋转床,并在床体顶部设置按摩头枕,患者的头部可以稳定的枕在按摩头枕上,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不适时,可以启动按摩头枕对患者头部进行按摩,以缓解其不适感。
技术特征:
1.一种眩晕治疗用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中心安装有旋转驱动电机(2),所述旋转驱动电机(2)输出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u形支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眩晕治疗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包括铸铁底座(101),所述铸铁底座(101)顶部分别开设有内滑槽(102)和外滑槽(103),所述铸铁底座(101)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眩晕治疗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滑槽(102)和外滑槽(103)均呈环形结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眩晕治疗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机构(4)包括固定于u形支架(3)顶部一侧的主支撑架(401),所述主支撑架(401)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架(402),所述主支撑架(401)和两个辅助支架(402)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滑轮(4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眩晕治疗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架(401)底端的移动滑轮(403)滑动限位在内滑槽(102)内,所述辅助支架(402)在底端的移动滑轮(403)滑动限位在外滑槽(10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眩晕治疗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床(5)包括床体(501),所述床体(501)两端的中心均固定连接有旋转轴(502),两个所述旋转轴(502)分别转动连接在u形支架(3)的两端,所述床体(501)顶部一侧设有按摩头枕(503),所述床体(501)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04),所述固定板(504)的中部开设有定位插孔(5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眩晕治疗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缚固定机构(7)包括固定于旋转床(5)顶部前端的固定绑带(701),所述固定绑带(701)的后端安装有绑带卡扣(70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眩晕治疗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8)包括固定于u形支架(3)一侧的定位支架(801),所述u形支架(3)的同一侧还开设有定位圆孔(802),所述定位支架(801)内滑动连接有定位插杆(803),所述定位插杆(803)的外壁还固定连接有限位环(804),所述定位插杆(803)的一端能够贯穿定位插孔(50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眩晕治疗用辅助装置,属于眩晕症治疗技术领域,该眩晕治疗用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部中心安装有旋转驱动电机,所述旋转驱动电机输出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撑机构;所述U形支架上转动连接有旋转床,所述U形支架的一端安装有用于驱动旋转床进行旋转的翻转驱动电机,所述旋转床上安装有多组绑缚固定机构;所述U形支架的另一端安装有用于固定旋转床的定位机构。本发明通过设计旋转驱动结构和翻转驱动结构,当患者被稳定的固定在床体上后,患者能够跟随U形支架以及旋转床的多方向、多角度体位调节,从而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梁迪赛,袁丁,高敏,李杰辉,徐祖浩,岳丽丽,陈海生,林荣明,黄年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0
技术研发人员:梁迪赛,袁丁,高敏,李杰辉,徐祖浩,岳丽丽,陈海生,林荣明,黄年斌
技术所有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