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头戴式电刺激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5-05-11 10:40:02 126次浏览
一种头戴式电刺激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刺激,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电刺激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1、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利用恒定、低强度直流电调节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的技术,tdcs由阳极和阴极两个表面电极组成,由控制软件设置刺激类型的输出,以微弱极化直流电作用于大脑皮质。与其他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如经颅电刺激和经颅磁刺激不同,tdcs不是通过阈上刺激引起神经元放电,而是通过调节神经网络的活性而发挥作用。在神经元水平,tdcs对皮质兴奋性调节的基本机制是依据刺激的极性不同引起静息膜电位超极化或者去极化的改变,阳极刺激通常使皮层的兴奋性提高,阴极刺激则降低皮层的兴奋性,膜的极化是tdcs刺激后即刻作用的主要机制。

2、然而,除了即刻作用外,tdcs同样具有刺激后效应,如果刺激时间持续足够长,刺激结束后皮质兴奋性的改变可持续达1小时。因此,其作用机制不能单一的用神经元膜电位极化来解释。进一步的研究证实,tdcs除了改变膜电位的极性外,还可以调节突触的微环境,如改变nmda受体或gaba的活性,从而起到调节突触可塑性的作用。tdcs的后效应机制类似于突触的长时程易化,动物研究发现,以阳极刺激作用于运动皮层可观察到突触后兴奋性电位的持续增加。皮层兴奋性的调节在tdcs刺激时依赖膜极化的水平,而刺激结束后的后效应作用主要是由于皮层内突触的活动。

3、现有技术中,在使用头戴设备对头部经颅位置进行直流电刺激时,存在滑动脱落的现象,且更换配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头戴式电刺激治疗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头戴式神经刺激装置因受限于自身结构导致的适应性差、固定效果一般、可靠性差、灵活性差以及佩戴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头戴式电刺激治疗设备能够适用不同头型、固定效果好、可靠、灵活性和舒适性均相对较好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戴式电刺激治疗设备,包括电极片、通过信号线与电极片连接的电流产生模块,还包括外壳体、定位兜体和气泵;所述外壳体起到电极片的承载物的作用,为圆柱形,侧壁上设有用于辅助定位的定位槽,定位槽为环形凹槽;所述定位兜体固定在患者头部,整体成半球形帽子状,包括束缚定位环和弹力网兜;

3、所述束缚定位环为橡胶材质环形囊体,纵截面呈椭圆形,内部封闭且具备弹性,内部填充满了填充海绵,常态下在填充海绵的作用下处于膨胀状态;

4、所述弹力网兜为弹力橡胶材质的网兜,舒展状态为半球形,由弹力绳体编织而成;

5、所述束缚定位环通过抽气管与气泵连通;

6、使用时,通过控制气泵运行控制束缚定位环内的气体量进而控制对患者头部的束缚力度。

7、进一步的,所述弹力绳体的数量大于8个,两端均固定在束缚定位环的顶部,彼此交错编织成网。

8、优选的,所述束缚定位环内不同位置的填充海绵密度不同,靠近抽气管的填充海绵更为密实;填充海绵的密度差异使得束缚定位环的胀缩更为均匀。

9、优选的,所述弹力绳体为橡胶材质弹力管,内部填充满了填充海绵,弹力绳体内的空间与束缚定位环内部空间连通;束缚定位环胀缩时,带动弹力绳体也跟着胀缩。

10、优选的,所述抽气管还定位有气阀,气阀控制抽气管内气体流动方向与流速大小。

11、优选的,所述束缚定位环包括基础环体、内输气管和抵触囊块;

12、所述基础环体为橡胶材质环形囊体,纵截面呈椭圆形或菱形,内部不进行海绵的填充;

13、所述内输气管为两根,设置在基础环体的内部且固定在基础环体的内壁上;两根内输气管分别通过一根独立的抽气管与气阀连通,气阀为切换阀,气阀与气泵连通;

14、所述抵触囊块为内置海绵的弹性橡胶囊,数量为15个以上,固定在基础环体的内圈上,呈环状排列,使用时与患者头部接触;

15、约一半的抵触囊块与其中一根内输气管直接连通,其它的抵触囊块与另一根内输气管连通;

16、与不同内输气管连通的抵触囊块交错设置;使用过程中,气阀配合气泵向两根内输气管分别进行泵气与抽气,使得抵触囊块交替胀缩,保障稳定与舒适的同时保障气体流通,并因减少了汗液的积累。

17、优选的,所述弹力绳体为带状弹力绳,两端均固定在束缚定位环上,弹力绳体远离患者头部的面上固定有两根外置软管,两根外置软管分别与束缚定位环内的两根内输气管连通;

18、所述弹力绳体靠近患者头部的面上设有一排抵触囊块;

19、这些抵触囊块中,约一半的与其中一根外置软管连通,另一部分与另外一根外置软管连通,与不同外置软管连通的抵触囊块交错设置。

20、优选的,在使用本申请设备前,将隔离帽剪出需要的洞进行佩戴,而后佩戴定位兜体。

21、优选的,弹力绳体上的抵触囊块远离弹力绳体的位置设有一个或多个透气孔,透气孔为通孔;

22、透气孔使用时紧贴隔离帽;

23、使用过程中,控制气泵持续运行持续抽气,通过控制抽气量控制弹力绳体上的抵触囊块的胀缩。

24、优选的,需要清洁时,因定位兜体是不具备电气件,能够便捷的进行水洗;清洗过程中,能够控制胀缩辅助清洁的进行。

25、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6、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头戴式神经刺激装置的固定体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将其改造为弹性网兜和内置海绵的软环的组合用于可拆卸固定电极片;利用内部填充海绵的软环套设固定在患者头部用于固定弹性网兜,通过控制软环内的气体量控制软环胀缩进而实现固定效果并保障佩戴的舒适性;因内置海绵的存在,即使软环漏气也不会导致软环松脱;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头戴式神经刺激装置因受限于自身结构导致的适应性差、固定效果一般、可靠性差、灵活性差以及佩戴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头戴式电刺激治疗设备能够适用不同头型、固定效果好、可靠、灵活性和舒适性均相对较好的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头戴式电刺激治疗设备,包括电极片、通过信号线(120)与电极片连接的电流产生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体(100)、定位兜体(200)和气泵(3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电刺激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绳体(241)的数量大于8个,两端均固定在束缚定位环(210)的顶部,彼此交错编织成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电刺激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定位环(210)内不同位置的填充海绵(220)密度不同,靠近抽气管(230)的填充海绵(220)更为密实;填充海绵(220)的密度差异使得束缚定位环(210)的胀缩更为均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电刺激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绳体(241)为橡胶材质弹力管,内部填充满了填充海绵(220),弹力绳体(241)内的空间与束缚定位环(210)内部空间连通;束缚定位环(210)胀缩时,带动弹力绳体(241)也跟着胀缩。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式电刺激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230)还定位有气阀(310),气阀(310)控制抽气管(230)内气体流动方向与流速大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式电刺激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定位环(210)包括基础环体、内输气管(211)和抵触囊块(2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式电刺激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绳体(241)为带状弹力绳,两端均固定在束缚定位环(210)上,弹力绳体(241)远离患者头部的面上固定有两根外置软管(242),两根外置软管(242)分别与束缚定位环(210)内的两根内输气管(211)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戴式电刺激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本申请设备前,将隔离帽(400)剪出需要的洞进行佩戴,而后佩戴定位兜体(20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戴式电刺激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弹力绳体(241)上的抵触囊块(212)远离弹力绳体(241)的位置设有一个或多个透气孔(213),透气孔(213)为通孔;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头戴式电刺激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需要清洁时,因定位兜体(200)是不具备电气件,能够便捷的进行水洗;清洗过程中,能够控制胀缩辅助清洁的进行。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头戴式电刺激治疗设备,涉及电刺激技术领域,包括电极片、通过信号线与电极片连接的电流产生模块、定位兜体和气泵;外壳体为圆柱形,侧壁上设有用于辅助定位的定位槽;定位兜体固定在患者头部,包括束缚定位环和弹力网兜;束缚定位环为橡胶材质环形囊体,纵截面呈椭圆形,内部填充满了填充海绵;弹力网兜为弹力橡胶材质的网兜,舒展状态为半球形,由弹力绳体编织而成;束缚定位环通过抽气管与气泵连通;使用时,通过控制气泵运行控制束缚定位环内的气体量进而控制对患者头部的束缚力度;实现了头戴式电刺激治疗设备能够适用不同头型、固定效果好、可靠、灵活性和舒适性均相对较好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郭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儒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0
文档序号 : 【 40281806 】

技术研发人员:郭锐
技术所有人:北京儒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郭锐北京儒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口腔护理吸痰装置 赋能后的间充质干细胞在巨噬细胞抗结核感染中的应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