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

2025-05-05 12:20:07 66次浏览
一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


背景技术:

1、目前,为了方便将患者从病房转移到手术床上,主要通过对接车和手术车配合实现转移,首先通过对接车将患者从病房转移至手术室门口,再将患者从对接车转移至手术车上,最后将手术车上的患者转移至手术床上。

2、例如专利号为202120489097.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包括转运车和螺纹槽,转运车的外部安置有螺纹槽,且螺纹槽的内侧设置有撑杆,螺纹槽的上方设置有紧固槽,转运车的上方连接有安置板,且安置板的前后两侧均安置有防护板,防护板的内侧连接有转轴,且防护板的内部安置有磁铁,转运车的内部安置有消毒槽,且消毒槽的内侧安置有隔板,转运车的右侧连接有对接车,且对接车的外壁设置有卡舌,卡舌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弹舌,且弹舌的一端连接有弹簧。

3、现有的手术室护理对接车再将患者从对接车转移到手术车上时,为避免直接搬运患者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其通常将对接车顶面的床板同患者直接移动至手术车上,但对接车在手术室外转移患者时,其床板上极容易沾染细菌,床板同患者移动至手术车上易将细菌带到手术室内,增加患者手术感染的风险,降低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故提出一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避免将细菌带到手术室内,降低手术时患者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2、一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包括:

3、底板,底端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板顶端四角均竖直的设置有液压伸缩柱,四组所述液压伸缩柱的伸缩端连接有安装板;及

4、转移机构,包括两组安装座、两组床板、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两组所述安装座能沿所述安装板宽度方向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两端,两组所述床板能沿所述安装板宽度方向滑动的设置在两组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与两组所述安装座连接,用于驱动两组所述安装座滑动,以使两组所述床板具有位于所述安装板顶端的第一状态和两组所述床板伸出所述安装板一侧并位于手术车顶面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其中一组所述安装座上,且与两组所述床板连接,用于驱动两组所述床板相对远离或靠近移动。

5、上述一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的有益效果为:

6、当需要将两组床板上的患者转移至手术车上时,首先通过调节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两组安装座滑动,两组安装座滑动即可带动患者同两组床板滑动,从而使两组床板伸出安装板一侧并位于手术车顶面,此时患者位于手术车上方,然后调节第二驱动组件驱动两组床板相对远离移动,两组床板相对远离移动即可使患者通过两组床板之间的间隙落在手术车上并与两组床板分离,最后通过驱动四组液压伸缩柱延伸带动安装板、两组安装座和两组床板向上移动使两组床板位于患者上方,此时即可移动手术车带动患者进入手术室,便于将患者移动至手术车上后使两组床板与患者分离,无需将床板同患者移动至手术室内,从而避免将细菌带到手术室内,降低手术时患者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两端均开设有竖直贯通的第一通槽,两组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手术车的端部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滑块,两组所述第一滑块均能沿所述安装板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一通槽内,两组所述第一滑块底端均贯穿所述第一通槽,且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滑动。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杆滑动即可带动两组安装座滑动,驱动两组安装座同步滑动方便。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沿所述安装板宽度方向设置,且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底端,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远离所述手术车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摇柄。通过转动调节螺杆与连接杆螺纹配合即可驱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移动即可带动两组安装座滑动,两组安装座滑动即可带动两组床板滑动以使两组床板伸出安装板一侧并位于手术车顶面,驱动两组床板位于手术车顶面方便,且通过反向转动调节螺杆,调节螺杆反向转动与连接杆螺纹配合即可驱动连接杆反向移动,连接杆反向移动即可带动两组安装座和两组床板反向移动,便于驱动两组床板位于安装板顶端,且停止转动调节螺杆,调节螺杆停止转动即可对连接杆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将两组床板固定在安装板顶端或手术车顶面,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摇柄便于驱动调节螺杆转动,驱动调节螺杆转动方便省力。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移机构还包括消毒机构,所述消毒机构包括储液箱、活塞筒和分流管,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四组所述液压伸缩柱的伸缩端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位于所述安装板下方,所述活塞筒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所述活塞筒内设置有能沿所述安装板宽度方向密封滑动的活塞,所述活塞靠近所述手术车的端部设置有延伸出所述活塞筒的活塞杆,所述活塞筒远离所述手术车的端部设置有进液单向阀和排液单向阀,所述进液单向阀通过进液管与所述储液箱连通,所述安装板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分流管,两组所述分流管上均设置有多组喷头,多组所述喷头的喷口朝向所述床板顶面,所述排液单向阀通过三通管与两组所述分流管连通。当两组床板位于安装板顶端时,通过移动活塞杆带动活塞移动,活塞移动即可通过进液单向阀和进液管将储液箱内的消毒液抽入活塞筒内,然后反向移动活塞杆带动活塞反向移动,活塞反向移动即可将活塞筒内的消毒液通过排液单向阀和三通管输送至两组分流管内,再通过两组分流管上的多组喷头将消毒液喷洒在两组床板顶面,从而对床板进行消毒,方便对床板进行消毒,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毒机构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且连接所述活塞杆和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或远离所述手术车移动能通过连接组件驱动所述活塞杆远离或靠近所述进液单向阀和所述排液单向阀移动。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滑动座和拉簧;所述承载板顶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动座底端能沿所述安装板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滑动座靠近所述手术车的端部与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滑动座远离所述手术车的端部设置有拨杆,所述拨杆搭设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手术车的侧壁,所述承载板靠近所述手术车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拉簧连接所述滑动座和所述固定块。当连接杆靠近手术车移动使两组床板移动至手术车顶面时,连接杆取消对拨杆的抵触,此时,拉簧的作用力使滑动座和活塞杆带动活塞远离进液单向阀和排液单向阀移动,活塞移动即可通过进液单向阀和进液管将储液箱内的消毒液抽入活塞筒内,当连接杆远离手术车移动使两组床板移动至安装板顶面时,连接杆抵住拨杆带动滑动座反向移动,滑动座反向移动使拉簧受压,且使活塞杆带动活塞靠近进液单向阀和排液单向阀移动,活塞反向移动即可将活塞筒内的消毒液通过排液单向阀和三通管输送至两组分流管内,再通过两组分流管上的多组喷头将消毒液喷洒在两组床板顶面,从而对床板进行消毒,无需单独驱动活塞杆移动进行消毒操作,消毒操作方便省力。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组所述安装座的相对侧均开设有导向槽,两组所述导向槽内均设置有两组能沿所述安装板宽度方向滑动的第二滑块,两组所述床板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其中一组所述安装座上,且与两组所述第二滑块连接,用于驱动两组所述第二滑块相对靠近或远离移动。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双向螺杆、传动轴和锥齿轮;所述双向螺杆沿所述安装板宽度方向设置,且可转动的设置在其中一组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双向螺杆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安装板一端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传动轴可转动的设置所述安装座上,且一端延伸至所述导向槽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槽位于所述安装板外,并连接有第二摇柄,所述传动轴位于所述导向槽内的端部和所述双向螺杆一端均设置有所述锥齿轮,两组所述锥齿轮啮合。通过转动双向螺杆,双向螺杆转动与两组第二滑块螺纹配合即可驱动两组第二滑块相对远离移动,两组第二滑块相对远离移动即可带动两组床板相对远离移动,通过反向转动双向螺杆,双向螺杆反向转动与两组第二滑块螺纹配合即可驱动两组第二滑块相对靠近移动,两组第二滑块相对靠近移动即可带动两组床板相对靠近移动,驱动两组床板相对远离或靠近移动方便,且通过设置传动轴和第二摇柄,便于驱动双向螺杆转动,驱动双向螺杆转动方便省力。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移机构还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拨轴,两组所述床板两端的所述第二滑块之间连接有转轴,两组所述床板的相对侧均套设在两组所述转轴上,两组所述安装座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拨轴,两组所述床板两端均开设有倾斜的拨槽,所述拨槽低端靠近所述转轴,高端远离所述转轴,所述拨轴滑动设置在所述拨槽内。当两组床板相对远离移动时,拨轴与拨槽配合即可驱动两组床板的背离侧向上合拢转动,从而使两组床板呈“v”型倾斜,避免两组床板相对远离移动带动患者同床板移动,便于患者从两组床板之间的间隙落在手术车上。

文档序号 : 【 40282802 】

技术研发人员:游月梅,秦丽,彭君怡,周娅颖,张玲琳,陈杨
技术所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游月梅秦丽彭君怡周娅颖张玲琳陈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运动姿态纠正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一种增强mRNA-LNP组织靶向递送的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