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缝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5-05-01 09:20:07 275次浏览
缝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1、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

2、相关技术中的缝合器包括外套管、与外套管同轴相连的壳体、沿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于外套管内部的穿刺针以及与穿刺针相连用于驱动穿刺针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穿刺针沿轴向往复移动,实现进针或退针动作。

3、其中,外套管的远端设置有窗口,缝合时,通过向外套管内施加负压,能够将目标组织吸入外套管内进行缝合。当需要进针穿刺目标组织时,手动开启负压使得窗口处产生负压将目标组织吸入到外套管内,从而通过穿刺针对进入到外套管内部的目标组织进行穿刺动作。当穿刺针退针脱离目标组织后,需要手动关闭负压,从而可以调整缝合器的位置。

4、然而,在缝合目标组织的过程中,负压的开启与关闭,都是采用手动按压按钮的方式实现,手动按压按钮的操作较为繁琐,缝合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合装置,降低负压控制的操作难度,提高缝合效率。

2、一种缝合装置,所述缝合装置包括缝合器和控制器,所述缝合器包括:

3、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远端侧壁设有用于供目标组织进入的窗口,所述窗口与所述外套管的内部腔体连通,所述内部腔体还用于连通负压源;

4、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外套管相连;

5、穿刺件,所述穿刺件沿轴向可往复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套管内部;

6、行程采集器,所述行程采集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行程采集器用于采集所述穿刺件的实时位置信息;

7、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行程采集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根据所述穿刺件的实时位置信息控制所述负压源的工作状态。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刺件的移动行程包括远端行程和近端行程,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根据所述穿刺件的实时位置信息控制所述负压源的工作状态包括:

9、当所述穿刺件处于远端行程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负压源保持打开,

10、当所述穿刺件处于近端行程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负压源保持关闭;

11、或当所述穿刺件从远端行程进入所述近端行程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负压源的负压值减小,当所述穿刺件从所述近端行程进入远端行程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负压源的负压值增大。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刺件沿轴向可往复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套管内部的进针极限位置和退针极限位置,所述进针极限位置位于所述远端行程中的远端,退针极限位置位于所述近端行程中的近端。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合器还包括第一推拉件,所述第一推拉件与所述穿刺件相连并沿轴向方向z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外套管的内部,所述第一推拉件用于带动所述穿刺件沿轴向方向z运动至进针极限位置或退回至退针极限位置;

14、所述行程采集器包括相配合的行程块和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块与所述第一推拉件相连,所述行程开关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于所述控制器连接。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程开关设有按压件,所述行程块设有包容所述按压件的行程槽;所述行程槽设有与所述按压件抵接配合的抵接壁,所述抵接壁包括沿进针方向依次相连的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行程开关的间距为s1,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行程开关的间距为s2,所述s1和s2具有差值。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部平行于所述壳体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行程开关的间距s2在沿所述进针方向呈增大趋势。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程开关设有外壳,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外壳相适应的安装槽,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部;和/或所述行程块设有卡块,所述第一推拉件上装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与所述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槽;和/或所述壳体的内壁形成有沿轴向方向延伸设置的滑动槽,所述行程块沿轴向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行程块上背向于所述行程开关的侧面与所述滑动槽的底壁沿轴向方向滑动配合。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合器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负压源连接的抽吸件,所述抽吸件穿设于所述外套管的内部,并穿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刺件上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缝合器还包括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内的勾线件,所述勾线件用于钩住或松开随所述穿刺件穿过目标组织的缝合线,所述勾线件的活动位置包括勾线极限位置和松线极限位置,所述勾线件的勾线极限位置比松线极限位置沿所述外套管的径向方向更临近所述窗口,所述缝合装置被配置成:

20、当所述勾线件处于勾线极限位置,所述负压源处于关闭状态;

21、当所述勾线件处于松线极限位置,所述负压源处于打开状态。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合器还包括第二推拉件;所述第二推拉件沿所述外套管的轴向方向z活动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内并与所述勾线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拉件能够通过沿轴向方向z往复移动带动所述勾线件往返于所述勾线极限位置和所述松线极限位置。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勾线件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套管的远端;所述第二推拉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滑动方向不同于所述轴向方向z,所述勾线件具有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内的滑动部,所述第二推拉件能够通过沿所述外套管的轴向方向z往复移动带动所述勾线件在所述勾线极限位置和松线极限位置之间往复摆动。

24、上述的缝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缝合器的穿刺件沿轴向可往复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套管内部的进针极限位置和退针极限位置,行程采集器能采集穿刺件的实时位置信息,控制器能根据穿刺件的实时位置信息控制负压源的工作状态。也就是负压源的状态根据穿刺件的实时位置信息自动调节,无需手动操作调节负压源,不仅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缝合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装置包括缝合器和控制器,所述缝合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件的移动行程包括远端行程和近端行程,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根据所述穿刺件的实时位置信息控制所述负压源的工作状态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件沿轴向可往复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套管内部的进针极限位置和退针极限位置,所述进针极限位置位于所述远端行程中的远端,退针极限位置位于所述近端行程中的近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器还包括第一推拉件,所述第一推拉件与所述穿刺件相连并沿轴向方向z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外套管的内部,所述第一推拉件用于带动所述穿刺件沿轴向方向z进针或退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开关设有按压件,所述行程块设有包容所述按压件的行程槽;所述行程槽设有与所述按压件抵接配合的抵接壁,所述抵接壁包括沿进针方向依次相连的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行程开关的间距为s1,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行程开关的间距为s2,所述s1和s2具有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平行于所述壳体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行程开关的间距s2在沿所述进针方向呈增大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开关设有外壳,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外壳相适应的安装槽,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部;和/或所述行程块设有卡块,所述第一推拉件上装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与所述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槽;和/或所述壳体的内壁形成有沿轴向方向延伸设置的滑动槽,所述行程块沿轴向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行程块上背向于所述行程开关的侧面与所述滑动槽的底壁沿轴向方向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器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负压源连接的抽吸件,所述抽吸件穿设于所述外套管的内部,并穿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件上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缝合器还包括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内的勾线件,所述勾线件用于钩住或松开随所述穿刺件穿过目标组织的缝合线,所述勾线件的活动位置包括勾线极限位置和松线极限位置,所述勾线件的勾线极限位置比松线极限位置沿所述外套管的径向方向更临近所述窗口,所述缝合装置被配置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器还包括第二推拉件;所述第二推拉件沿所述外套管的轴向方向z活动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内并与所述勾线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拉件能够通过沿轴向方向z往复移动带动所述勾线件往返于所述勾线极限位置和所述松线极限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勾线件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套管的远端;所述第二推拉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滑动方向不同于所述轴向方向z,所述勾线件具有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内的滑动部,所述第二推拉件能够通过沿所述外套管的轴向方向z往复移动带动所述勾线件在所述勾线极限位置和松线极限位置之间往复摆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缝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从退针极限位置运动至进针极限位置时,第一推拉件带动穿刺件朝向远端运动,同步带动行程块运动,行程块相应驱动行程开关动作,行程开关控制负压源开启,便能将目标组织吸入到窗口内部,以便第一推拉件带动朝向远端运动的穿刺件能相应刺穿吸入到窗口内部的目标组织;从进针极限位置返回至退针极限位置时,第一推拉件带动穿刺件朝向近端运动以脱离目标组织,同步带动行程块运动,行程块相应驱动行程开关动作,行程开关控制负压源关闭,这样被吸入到窗口内部的目标组织又退出到窗口的外部,以便开展下一次缝合动作。如此,能便于控制窗口处的负压抽吸功能,能提高缝合效率,降低操作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军,陈竹,郑文浩,刘嘉庆,郭超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0
文档序号 : 【 40283421 】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军,陈竹,郑文浩,刘嘉庆,郭超凡
技术所有人: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郭毅军陈竹郑文浩刘嘉庆郭超凡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桑拿毯的制作方法 可转换鼻面罩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