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调心轴承的低负载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具体为一种具有调心轴承的低负载电机。
背景技术:
1、电机能够向外输出旋转动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电子产品以及工业设备等场合,其中,低负载电机通常需要考虑轻量化、小型化和经济成本等因素,有些低负载电机还需要考虑防水性能。
2、现有技术中的低负载电机,至少存在下述的技术问题之一:
3、1、现有技术中的低负载电机,其转轴的轴心固定,不能发生径向偏摆,即,现有技术中的低负载电机并不具备调心功能;
4、2、对于采用永磁型转子的电机,其驱动电路板和定子组件均是驱动和控制核心,驱动电路板上搭载有主控、电力电子器件以及相关的外围电路,定子组件则是在定子铁芯上通过绕制线材形成相极,从而能够产生驱动永磁型转子旋转的旋转磁场,显然,驱动电路板和定子组件均不适于与液体介质直接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调心轴承的低负载电机,其具有防水性能佳、零部件数量少、轻量化、安装所需空间小、安装过程简便以及稳定性高的特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调心轴承的低负载电机,其包括定子机构、转子机构以及调心轴承;所述定子机构包括塑封外壳、驱动电路板以及定子组件,所述塑封外壳包括环形的本体,所述驱动电路板和所述定子组件均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封装在所述塑封外壳的本体之中,且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导线从所述塑封外壳中引出;至少一个所述调心轴承被固定在所述定子机构的塑封外壳之内环处;所述转子机构包括转子本体,以及,与所述转子本体共轴设置的转轴;所述转子机构的转轴被所述调心轴承所支撑,且所述转子机构的转子本体与所述定子机构的定子组件相互对位,使所述定子机构的定子组件能够磁耦合驱动所述转子本体旋转,进而驱动所述转轴旋转。
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机构还包括线夹组件;所述驱动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为接线部分,所述接线部分处引出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导线;所述塑封外壳的本体之至少一部分形成线夹插口,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导线从所述线夹插口中引出;所述线夹组件包括第一线夹和第二线夹,所述第一线夹的内侧开设有第一线槽,所述第二线夹的内侧开设有第二线槽,所述第一线夹和所述第二线夹相互接合并相互固定,使所述第一线槽和所述第二线槽对应合起;所述第一线夹和所述第二线夹插入至所述塑封外壳的线夹插口并与所述线夹插口过盈配合,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导线从所述第一线槽和所述第二线槽中穿过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线槽和所述第二线槽过盈配合。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线夹的内侧拔起形成凸起部,所述第二线夹的内侧内凹形成与所述第一线夹之凸起部相互匹配的内凹部;所述第一线槽开设在所述凸起部上,所述第二线槽开设在所述内凹部上;所述第一线夹和所述第二线夹相互接合时,所述第一线夹的凸起部能够进入所述第二线夹的内凹部。
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子机构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用于将所述转子本体固定在所述转轴上。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心轴承包括外壳组件和调心球构件;所述外壳组件形成有贯穿其自身的底部轴孔,并且,所述外壳组件选择性地形成有贯穿其自身的上部轴孔,所述底部轴孔与所述上部轴孔相互对位;所述调心球构件形成有贯穿其自身的调心轴孔;所述调心球构件被容置并支撑在所述外壳组件之中,且所述调心球构件能够绕所述调心轴孔的中轴旋转;此外,所述调心球构件的调心轴孔之轴心,既能够与所述底部轴孔和/或所述上部轴孔的中轴相互重合,也能够与所述底部轴孔和/或所述上部轴孔的中轴相互偏置。
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心轴承还包括保持器构件;所述保持器构件被容置并固定在所述外壳组件之中,用于将所述调心球构件支撑在所述外壳组件之中。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组件之中形成有第一接触弧面,所述保持器构件上形成有第二接触弧面;所述外壳组件的第一接触弧面与所述保持器构件的第二接触弧面相互对位,并分别从两侧与所述调心球构件的表面相接触,使所述调心球构件能够分别与所述外壳组件的第一接触弧面和所述保持器构件的第二接触弧面摩擦配合;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相互结合为一体的底壳构件和上壳构件;所述底部轴孔开设在所述底壳构件处,所述上部轴孔开设在所述上壳构件处;所述第一接触弧面设置在所述上壳构件的内侧;所述保持器构件的中央设置有若干的弧形瓣状体弹片,所述弧形瓣状体弹片的表面构成所述第二接触弧面,且所述保持器构件的外围设置为固定沿;所述保持器构件的固定沿被固定在所述外壳组件的底壳构件上,使所述上壳构件的第一接触弧面与所述保持器构件的第二接触弧面相互对位。
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壳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适于被压接在结构物上的压接配合部分。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机构的塑封外壳之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调心轴承;所述转子机构的转轴分别穿过/穿入各个所述调心轴承的轴孔。
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绕制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调心轴承的低负载电机,其驱动电路板和定子组件被封装在塑封外壳之中,使驱动电路板和定子组件获得防水性能,配合本实用新型的调心轴承使用,具有体积小、零部件数量少、轻量化、安装所需空间小、安装过程简便以及稳定性高的特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调心轴承的低负载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机构、转子机构以及调心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调心轴承的低负载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机构还包括线夹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调心轴承的低负载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夹的内侧拔起形成凸起部,所述第二线夹的内侧内凹形成与所述第一线夹之凸起部相互匹配的内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调心轴承的低负载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机构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用于将所述转子本体固定在所述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调心轴承的低负载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心轴承包括外壳组件和调心球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调心轴承的低负载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心轴承还包括保持器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调心轴承的低负载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之中形成有第一接触弧面,所述保持器构件上形成有第二接触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调心轴承的低负载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适于被压接在结构物上的压接配合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具有调心轴承的低负载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机构的塑封外壳之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调心轴承;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具有调心轴承的低负载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绕制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调心轴承的低负载电机,其包括定子机构、转子机构以及调心轴承;定子机构包括塑封外壳、驱动电路板以及定子组件,塑封外壳包括环形的本体,驱动电路板和定子组件均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封装在塑封外壳的本体之中;至少一个调心轴承被固定在定子机构的塑封外壳之内环处;转子机构的转轴被调心轴承所支撑,且转子机构的转子本体与定子机构的定子组件相互对位。本技术主要解决低负载电机并不具备调心功能且其驱动电路板和定子组件均不适于与液体介质直接接触的问题;本技术使驱动电路板和定子组件获得防水性能,且具有体积小、零部件数量少、轻量化、安装所需空间小、安装过程简便以及稳定性高的特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丽,刘灿,程祖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深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1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丽,刘灿,程祖意
技术所有人:广东深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