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可预防脓毒症的烧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2025-05-01 10:20:06 130次浏览

本发明属于创面管理领域,涉及一种烧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预防脓毒症的烧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备多种功能,例如保护、感知、吸收和温度调节等,因此皮肤的健康是理应被重点关注的。然而,生活中皮肤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皮肤创伤可以被描述为由于机械、化学或热损害或潜在的生理或医疗状况引起的皮肤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的破坏,由于皮肤的各项生理功能均依赖于完整的皮肤屏障的存在,皮肤创伤是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威胁。为保护皮肤伤口并促进其愈合,伤口敷料被发明并应用,而随着人们对伤口愈合过程认识的不断加深,伤口敷料也经历了更新换代。现代湿性愈合理论认为,理想的伤口敷料应具有以下特征:覆盖敏感的底层组织,保持伤口湿润并吸收大量渗出液,不粘连伤口,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等。

2、除上述功能外,伤口敷料还应具有阻菌、抗菌能力,因为细菌感染是创面愈合的最大阻碍,尤其是对于严重烧伤患者来说,感染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感染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就是脓毒症。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高达30-70%不等,全球每年的脓毒症患者人数超过3150万,而且脓毒症的治疗费用高昂,给患者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巨大。因此,设法预防脓毒症的发生对拯救严重烧伤患者生命和减轻医疗系统负担具有重要意义。脓毒症被定义为由感染导致的宿主免疫反应失调引起的对生命产生危害的功能器官障碍。脓毒症的产生涉及到病原微生物和免疫系统的一系列复杂反应,其中,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上大量含有的脂多糖是脓毒症发生的重要始动因素,可诱导炎症反应、凝血障碍、免疫抑制等病理过程。脂多糖主要经过toll样受体-4进行信号传导,导致白介素-1β、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形成炎症因子风暴,最终导致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3、由于脓毒症早期呈现出压倒性炎症反应的特征,采用免疫抑制疗法减轻过度的炎症反应曾被视为治疗脓毒症的关键,例如施加抗白介素-6抗体、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等,拮抗炎症因子。该思路虽能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水平,但并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究其原因,是由于炎症因子风暴虽然造成了机体的损伤,但也是清除体内病菌和脂多糖的有效手段。免疫系统被静默导致机体失去了对抗病原体的最有力武器,反而不利于病情的发展。而针对脂多糖与相关受体结合靶点设计针对性脂多糖抑制剂或拮抗剂,在不同层面阻断toll样受体-4的信号传导,减少免疫系统接受到的信号刺激又不约束其功能,是目前学界普遍认同的更根本的治疗方法。在伤口敷料领域,尚未见利用该手段预防脓毒症的先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预防脓毒症的烧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可预防脓毒症的烧伤敷料,按重量计,每100份中组分如下:10-30份吸渗/赋型剂、0.1-5份抗菌剂、0.1-5份脂多糖抑制剂、0.5-3份流变调节剂、0-2份ph调节剂、0.01-1.5份渗透压调节剂、0-5份保湿剂和余量的水。

4、进一步地,所述的吸渗/赋型剂为卡波姆、透明质酸钠、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重组贻贝粘蛋白、重组胶原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褐藻多糖、β-葡聚糖、羧甲基壳聚糖、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丙烯酸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5、进一步地,所述的抗菌剂为壳聚糖、银离子(硝酸银、硫酸银、氯化银、磷酸锆钠银、磺胺嘧啶银)、聚赖氨酸、对羟基苯乙酮、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尼泊金乙酯、苯氧乙醇、山梨酸钾、次氯酸中的至少一种。

6、进一步地,所述的脂多糖抑制剂为脂质a及其类似物、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及其类似物、小檗碱、纳洛酮中的至少一种。

7、进一步地,所述的流变调节剂为甘油、凡士林、聚二甲基硅氧烷、吐温80 中的至少一种。

8、进一步地,所述的ph调节剂为三乙醇胺、柠檬酸、乳酸、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中的至少一种。

9、进一步地,所述的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中的至少一种。

10、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湿剂为1,2-己二醇、海藻糖、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11、进一步地,所述的烧伤敷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将吸渗/赋型剂、抗菌剂、脂多糖抑制剂、流变调节剂、ph调节剂、渗透压调节剂和保湿剂溶解在水溶液中,转移到容器中并灭菌即可。

12、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制备过程简单不涉及化学合成;负载抗菌剂杀灭创口细菌;同时负载脂多糖抑制剂选择性地捕获脂多糖或与脂多糖受体结合,阻碍脂多糖经由toll样受体-4的信号传导,进而预防由脂多糖入侵体内引发的脓毒症,促进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平稳恢复,减轻医疗和经济负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预防脓毒症的烧伤敷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每100份中组分如下:10-30份吸渗/赋型剂、0.1-5份抗菌剂、0.1-5份脂多糖抑制剂、0.5-3份流变调节剂、0-2份ph调节剂、0.01-1.5份渗透压调节剂、0-5份保湿剂和余量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渗/赋型剂为卡波姆、透明质酸钠、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重组贻贝粘蛋白、重组胶原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褐藻多糖、β-葡聚糖、羧甲基壳聚糖、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丙烯酸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剂为壳聚糖、硝酸银、硫酸银、氯化银、磷酸锆钠银、磺胺嘧啶银、聚赖氨酸、对羟基苯乙酮、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尼泊金乙酯、苯氧乙醇、山梨酸钾、次氯酸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多糖抑制剂为脂质a及其类似物、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及其类似物、小檗碱、纳洛酮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变调节剂为甘油、凡士林、聚二甲基硅氧烷、吐温80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调节剂为三乙醇胺、柠檬酸、乳酸、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湿剂为1,2-己二醇、海藻糖、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敷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将吸渗/赋型剂、抗菌剂、脂多糖抑制剂、流变调节剂、ph调节剂、渗透压调节剂和保湿剂溶解在水溶液中,转移到容器中并灭菌即可。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预防脓毒症的烧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采用直接涂抹、喷涂或无菌纱布浸涂方式施用,能够在杀灭伤口病菌的同时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所含的脂多糖引发的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并预防脓毒症的发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预防脓毒症的烧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敷料可通过极为简单的工艺流程得到,可直接将吸渗/赋型剂、抗菌剂、脂多糖抑制剂、流变调节剂、pH调节剂、渗透压调节剂和保湿剂等各组分溶解于水中混合、包装、灭菌,即可应用于促进烧伤创面加速愈合,在抗菌的同时通过捕获脂多糖或竞争性地结合脂多糖受体来抑制脂多糖的信号传递,从而实现对主要由脂多糖引发的脓毒症的预防。本发明有望对挽救严重烧伤患者的生命,减轻社会和医疗系统的负担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高长有,刘笑庆,董晓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0
文档序号 : 【 40283331 】

技术研发人员:高长有,刘笑庆,董晓飞
技术所有人:浙江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高长有刘笑庆董晓飞浙江大学
一种老年人群心脑血管健康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多巴胺改性的血浆基质、血浆基质骨块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