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艾灸架的制作方法

2025-04-19 10:20:01 121次浏览
一种艾灸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艾灸架。


背景技术:

1、艾灸疗法,是利用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灸条,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2、现有的艾灸治疗在操作上简单方便,既可以在医院进行,也可以在家中进行治疗,一般穴位熏艾施治者用手拿着点燃的艾灸条对准病人穴位并保持一定距离进行艾灸治疗,随着艾灸治疗时间的过长,手拿艾灸条的胳膊会产生酸麻的感觉;此外还可以选用艾灸盒进行艾灸治疗,但是艾灸条位于艾灸盒内,不便于观察艾灸条的燃烧情况,而且艾灸盒的体积较大,导致艾灸面积较大,不能对需要艾灸的穴位进行针对性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艾灸架,不需要操作者手持,而且还能对穴位进行针对性艾灸治疗。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艾灸架,包括底板、支撑杆、限位结构和保护帽;所述支撑杆竖向地支撑在底板上;支撑杆的上端为尖端,用于刺入艾灸条,艾灸条能够以支撑杆的轴线为中心转动;限位结构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撑杆上,用于防止艾灸条下滑;保护帽可拆卸地紧插在支撑杆的尖端。

4、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截面呈正方形,支撑杆竖向地设置在底板的中心位置;底板的表面设置有u型孔,u型孔的凹口由底板的侧壁向中部凹陷。

5、更进一步的,位于u型孔的两侧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的一端朝u型孔的凹口方向穿出底板的侧壁外;容纳槽内设置有翻板,翻板的一端与容纳槽的侧壁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朝u型孔的凹口方向向外翻转出容纳槽,并与底板平行。

6、更进一步的,所述翻板板面设置有卡槽,容纳槽的位于铰链和底板侧壁之间的侧壁设置有卡块,翻板向外翻转后卡块卡入卡槽中。

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外壳、按压块和弹簧;所述外壳为中空的方形结构,外壳的其中一个侧壁设置有侧口,外壳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其外壳上下两面的通孔;按压块的一端从外壳的侧口伸入外壳中,另一端位于外壳外;按压块的表面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面的腰型孔;弹簧设置在外壳的内壁与按压块位于外壳内的端部之间,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壳的内壁和按压块的端部连接;支撑杆的上端从外壳下表面的通孔穿入,经过腰型孔后,从外壳上表面的通孔穿出;按下按压块位于外壳外的端部,支撑杆位于通孔和腰型孔的中部,外壳沿着支撑杆移动;松开按压块,在弹簧弹力作用下,支撑杆的侧壁被夹持在通孔的侧壁与腰型孔的侧壁之间。

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艾灸架,使用前,先将艾灸条从支撑杆的尖端穿入到支撑杆上,艾灸时,可以将底板放置在患者的旁侧,或者平放在患者的身体上,如腹部等,由于艾灸条固定在支撑杆上,这样艾灸时就不需要操作者手持艾灸条,减轻了人力负担;艾灸条可以沿支撑杆上下移动且可以沿着支撑杆的轴线做圆周转动,这样不仅可以调节艾灸的温度,还能改变艾灸的位置,能够对穴位进行针对性治疗,在艾灸条移动位置之后可以通过限位结构进行固定,防止艾灸条出现下移;此外,可以通过保护帽紧插在支撑杆的尖端,用于在发生意外翻倒后刺伤患者或者操作者。



技术特征:

1.一种艾灸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杆(2)、限位结构(3)和保护帽(4);所述支撑杆(2)竖向地支撑在底板(1)上;支撑杆(2)的上端为尖端,用于刺入艾灸条,艾灸条能够以支撑杆(2)的轴线为中心转动;限位结构(3)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撑杆(2)上,用于防止艾灸条下滑;保护帽(4)可拆卸地紧插在支撑杆(2)的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截面呈正方形,支撑杆(2)竖向地设置在底板(1)的中心位置;底板(1)的表面设置有u型孔(11),u型孔(11)的凹口由底板(1)的侧壁向中部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艾灸架,其特征在于:位于u型孔(11)的两侧设置有容纳槽(12),容纳槽(12)的一端朝u型孔(11)的凹口方向穿出底板(1)的侧壁外;容纳槽(12)内设置有翻板(5),翻板(5)的一端与容纳槽(12)的侧壁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朝u型孔(11)的凹口方向向外翻转出容纳槽(12),并与底板(1)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艾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5)板面设置有卡槽(51),容纳槽(12)的位于铰链和底板(1)侧壁之间的侧壁设置有卡块(121),翻板(5)向外翻转后卡块(121)卡入卡槽(51)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3)包括外壳(31)、按压块(32)和弹簧(33);所述外壳(31)为中空的方形结构,外壳(31)的其中一个侧壁设置有侧口(311),外壳(31)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其外壳(31)上下两面的通孔(312);按压块(32)的一端从外壳(31)的侧口(311)伸入外壳(31)中,另一端位于外壳(31)外;按压块(32)的表面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面的腰型孔(321);弹簧(33)设置在外壳(31)的内壁与按压块(32)位于外壳(31)内的端部之间,弹簧(33)的两端分别与外壳(31)的内壁和按压块(32)的端部连接;支撑杆(2)的上端从外壳(31)下表面的通孔(312)穿入,经过腰型孔(321)后,从外壳(31)上表面的通孔(312)穿出;按下按压块(32)位于外壳(31)外的端部,支撑杆(2)位于通孔(312)和腰型孔(321)的中部,外壳(31)沿着支撑杆(2)移动;松开按压块(32),在弹簧(33)弹力作用下,支撑杆(2)的侧壁被夹持在通孔(312)的侧壁与腰型孔(321)的侧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艾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块(32)位于外壳(31)外的端部设置有压柄(3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帽(4)呈中空且下端开口的柱状结构,保护帽(4)内沿着保护帽(4)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多片向上弯曲的弹性夹片(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艾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帽(4)内的上端设置有挡块(4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艾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夹持保护帽(4)的夹槽(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艾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槽(13)的截面呈“c”字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艾灸架,包括底板、支撑杆、限位结构和保护帽;所述支撑杆竖向地支撑在底板上;支撑杆的上端为尖端,用于刺入艾灸条,艾灸条能够以支撑杆的轴线为中心转动;限位结构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撑杆上,用于防止艾灸条下滑;保护帽可拆卸地紧插在支撑杆的尖端。本发明不需要操作者手持,而且还能对穴位进行针对性艾灸治疗。

技术研发人员:王蓓,李妙媛,谭筱芸,覃兰婷,李静,张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文档序号 : 【 40237609 】

技术研发人员:王蓓,李妙媛,谭筱芸,覃兰婷,李静,张敏
技术所有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王蓓李妙媛谭筱芸覃兰婷李静张敏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嵌套双球囊冲击波导管的制作方法 一种带有位置调节固定机构的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