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床上翻身装置

2025-04-19 14:00:02 132次浏览
一种床上翻身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用护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床上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1、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为了适应手术的需要,常将病人置于各种不同的体位。临床上常见的手术体位有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体位选择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术者在术中能否顺利操作,还关系到病人的安全。合理的手术体位一方面可以保证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便于术者操作,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病人在手术中尽可能处于舒适的位置,防止术中因体位不当而引起额外损伤。

2、俯卧位是指患者俯卧于手术床上的体位,广泛应用于椎间盘切除术、脊柱融合术等(如图6、图7所示)。俯卧位有助于脊柱手术中椎间盘的自然扩张,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好地视野,有利于医生进行精准检查和手术操作。但是,俯卧位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例如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不畅等。因此,在手术前医护人员通常会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协助并指导患者进行俯卧位的练习。术前俯卧位练习一方面是为了模拟手术的体位,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从而更好的配合手术;另一方面,术前俯卧位练习有助于患者心肺功能适应手术体位,减少意外发生几率,以确保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

3、在术前俯卧位练习过程中,患者需要进行体位切换,以进行相关训练。对于一些老年患者,由于肌肉力量薄弱,常常无法独立完成体位切换,另外对于一些因腰椎损伤而不能自主翻身的患者,同样也无法独立完成体位切换。上述患者在进行体位训练时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协助,以辅助患者进行体位切换。同时,为了防止患者身体在切换体位时发生扭曲,从而对患者的腰椎造成进一步的伤害,一般在帮助患者切换体位时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协同操作(如图8所示)。由于上述患者每次切换体位时都需耗费较长时间,且需要占用大量人手,导致现实中对上述患者进行体位训练的时间和频次不足,导致训练不到位,难以达到术中及术后的要求,从而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术后患者的快速恢复。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减少人工且安全性高的床上翻身装置,以辅助患者进行体位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老年患者或因腰椎损伤而不能自主翻身的患者在进行体位训练时,每次切换体位都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且需要占用大量人手,导致现实中对上述患者进行体位训练的时间和频次不足,导致训练不到位,难以达到术中及术后的要求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人工且安全性高的床上翻身装置。

2、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床上翻身装置,适于设置在床体上,且位于前后两个床垫之间的放置空间位置,包括:

3、支撑装置,底端适于与床架固定连接,顶端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床体上方且沿所述床体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能够相对于所述床体上下移动;

4、导轨,为圆弧形,数量为两个,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且相对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床架上时,所述导轨位于所述放置空间上方;

5、回转垫体,为两个,任一所述回转垫体均能够放置在所述放置空间内,且所述回转垫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回转垫体的内侧顶面与前后两个床垫的顶面平齐,形成平整床面;两个所述回转垫体能够相对扣合,形成锁定人体体位的限位空间;

6、锁紧装置,能够将相对扣合的两个所述回转垫体锁紧固定;

7、滚轮,为若干个,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回转垫体的两端面上,与所述导轨配合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滚轮能够沿所述导轨移动,以引导所述回转垫体沿所述导轨转动,进而调换两个所述回转垫体的位置。

8、进一步的,所述回转垫体包括:

9、主垫体,具有平整的主垫体内表面,所述主垫体内表面两侧具有两条相互平行的主垫体侧边;

10、侧垫体,为两个,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垫体两侧,具有侧垫体内表面,所述侧垫体内表面具有侧垫体侧边;

11、所述侧垫体和所述主垫体通过所述主垫体侧边和所述侧垫体侧边可转动地连接。

12、进一步的,还包括:

13、第一垫体,为小端朝上的梯形,铺设在所述回转垫体的靠近床头一侧的所述主垫体内表面上,具有位于所述主垫体上方的平直面和位于两个所述侧垫体上方的倾斜面;

14、两个所述回转垫体上下扣合后,两个所述第一垫体上下相对,两个所述第一垫体的相对的所述倾斜面向里弯曲贴合,形成用于挤压固定人体腰椎部位的限位空间。

15、进一步的,还包括:

16、第二垫体,铺设在远离所述人体头部一侧的所述主垫体上,与所述第一垫体前后相接设置;

17、第三垫体,为梯形,两梯形边之间的夹角为20-40°,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垫体上方,所述第三垫体的较小端朝向床头一侧。

1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19、支撑座,为两个,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床架的两端,包括升降板和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的驱动机构;

20、支撑杆,为两个,一端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

2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22、支撑板,与所述床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带有内螺纹通孔的螺纹套;

23、限位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与所述支撑板相对设置,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适于所述支撑杆23穿过的通孔;

24、导向柱,为两根,平行相对设置,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

25、导向套,数量为两个,分别滑动套接在两根所述导向柱上,两个所述导向套分别安装在所述升降板的两端,用于引导所述升降板在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上下活动;

26、丝杆,与所述螺纹套螺接连接,上端与所述升降板可转动连接,下端穿过所述螺纹套延伸至所述支撑板下方;

27、摇杆,与所述丝杆的下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丝杆在所述螺纹套内升降移动。

2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

29、第一段,一端与一根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柱;

30、第二段,一端与另一根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适于所述插接柱插入的插接孔;

31、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通过所述插接柱和所述插接孔插接连接。

3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固定杆,为倒v形,数量为两个,用于分别将两个所述导轨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

33、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包括:

34、第一锁紧件,至少为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回转垫体的相异的一侧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35、第二锁紧件,至少为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回转垫体的相异的另一侧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36、当两个所述回转垫体相互扣合后,位于其中一个回转垫体的一侧的第一锁紧件/第二锁紧件能够与另一个回转垫体的位于同侧的第二锁紧件/第一锁紧件锁紧固定。

37、进一步的,所述床垫包括:

38、第一床垫,位于所述放置空间的一侧,用于支撑人体的上身,所述第一床垫对应于人体头部的位置设置有适于容纳人体面部的腔体;

39、第二床垫,位于所述放置空间的另一侧,用于支撑人体的下身。

40、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41、本发明的床上翻身装置,适于安装在床体上,且位于前后两个床垫之间的放置空间位置,包括支撑装置、导轨、回转垫体和锁紧装置;其中,支撑装置的底端与所述床架固定连接,顶端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床体上方且沿床体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能够相对于所述床体上下移动;导轨为圆弧形,数量为两个,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且相对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床架上时,所述导轨位于所述放置空间上方;回转垫体为两个,任一所述回转垫体均能够放置在所述放置空间内,且所述回转垫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回转垫体的内侧顶面与前后两个床垫的顶面平齐,形成平整床面;两个所述回转垫体能够相对扣合,形成锁定人体体位的限位空间;锁紧装置能够将相对扣合的两个所述回转垫体锁紧固定;滚轮为若干个,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回转垫体的两端面上,与导轨配合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滚轮能够沿所述导轨移动,以引导所述回转垫体沿所述导轨转动,进而调换两个所述回转垫体的位置。

42、本发明的床上翻身装置,适于安装在床体上,床体上放置有前后两个床垫,在前后两个床垫之间具有放置空间,放置空间基本位于床体的对应于人体腰椎部位的位置,当一个回转垫体放置在该放置空间内并展开时,该回转垫体的内侧顶面能够与床垫顶面平齐,形成平整床面。当患者需要翻身时,将支撑装置调整好,并将另外一个回转垫体通过滚轮安装在导轨上;向下调节支撑架的高度,带动回转垫体向下移动至与下方的回转垫体相互扣合的位置;将下方的回转垫体与上方的回转垫体相互扣合,并使用锁紧装置将二者锁紧固定,将患者的腰椎位置挤压固定在限位空间内部,保持腰椎位置的关节角度;向上调节支撑架的高度,带动扣合后的两个回转垫体上升至能够顺畅回转的高度;将患者扶好,缓慢转动扣合后的两个回转垫体,使其通过滚轮在导轨上转动,将原本位于上方的回转垫体转动至下方,原本位于下方的回转垫体转动至上方,将两个回转垫体的位置进行调换;向下调节支撑架的高度,带动调换位置后的两个回转垫体下降,使位于下方的回转垫体进入放置空间内部;释放锁紧装置使两个回转垫体解除固定,将此时位于下方的回转垫体重新展开铺平,与前后两个床垫形成平整的床面,将此时位于上方的回转垫体从导轨内拆走,从而辅助患者完成翻身过程。

43、本发明的床上翻身装置,在为患者进行翻身时,可以对患者的腰椎部位进行锁紧定位,避免患者的腰椎产生扭曲。同时,应用本发明的翻身装置为患者翻身时,只需一到两名医护人员或家属即可帮助患者顺利完成翻身。

文档序号 : 【 40237541 】

技术研发人员:宋涛,李宏韬,孙洁,孙晓新,王雪
技术所有人:青岛山大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宋涛李宏韬孙洁孙晓新王雪青岛山大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一种电子膀胱肾盂内窥镜系统的制作方法 鹿骨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