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氧气加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5-04-17 14:40:06 317次浏览
一种氧气加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呼吸科氧气加湿,具体的说是一种氧气加湿设备。


背景技术:

1、在医院的呼吸科中,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需要进行吸氧保护,具体在患者吸氧时,医护人员通过氧气罐将氧气注入到呼吸面罩内,呼吸面罩被佩戴到患者的面部,患者通过呼吸面罩吸取氧气;在实际的使用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氧气进行加湿,使患者吸取到湿润的氧气,确保患者舒适。

2、具体在对氧气加湿时,医护人员会将加湿机制备的水蒸气注入到输送氧气的管道内,水蒸气与管道内的氧气充分混合后注入到呼吸面罩内,使患者吸入加湿后的氧气,然而在实际混合水蒸气与氧气的过程中,水蒸气在进入到输氧管道内后与输氧管道内壁接触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液化现象,尤其在冬季温度降低的时候,输氧管道温度较低,水蒸气更易遇冷液化,尽管可对输氧管道进行加热,但大量的水蒸气集中到输氧管道内,只有将输氧管道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才能防止水蒸气液化,而塑料制备的输氧管道在加热到较高温度后易发生变形软化,且易烫伤医护人员,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加湿设备。

3、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氧气加湿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氧气加湿设备,包括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顶面设置有混合箱,所述第一支板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混合箱的顶端外接有加湿机,所述混合箱的一侧连通设置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远离混合箱的端部与氧气罐连通;所述混合箱的另一侧连通设置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远离混合箱的一端设置有对接软头,所述对接软头用于与呼吸面罩连通;

3、位于所述第二导管环形周面的最下方部分开设有一对通孔,一对所述通孔内部贯通设置有吸水棉条,所述吸水棉条呈环形,且通过通孔一部分位于第二导管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二导管外;所述第一支板的侧面且位于第二导管下方位置固接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的顶端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的顶端设置有一对定位板,一对定位板之间转动设置有一对挤压辊,位于所述第二导管外的吸水棉条通过一对挤压辊之间孔隙且被挤压;所述挤压辊的端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定位板的侧面。

4、优选的,所述挤压辊的辊面设置有多个尖端凸起。

5、优选的,所述垫块的顶端开设有接水槽,所述垫块的侧面安装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贯通到接水槽内部。

6、优选的,所述定位板包括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底端开设有一对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端与第二板体的顶端固接;所述第二板体的顶端固接有气筒,所述气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端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顶端贯通到气筒外侧且与第一板体固接;所述气筒的顶端连通设置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外接有充气泵。

7、优选的,所述气筒的顶端还连通设置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外接有泄压阀。

8、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板的顶端设置有烘干盒,位于所述第二导管外的吸水棉条贯通所述烘干盒的两端;所述烘干盒的两侧连通设置有多个风管,所述风管外接有输出气泵。

9、优选的,所述烘干盒的内部设置有一对抵压板,所述抵压板的顶端与烘干盒内顶壁之间设置有抵压弹簧;通过所述烘干盒的吸水棉条位于抵压板的下方。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管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限位片端部固接在第二导管的内壁,所述限位片用于挤压位于第二导管内部的吸水棉条充分贴附到第二导管的内壁。

11、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管的底端设置有一对密封盒,所述密封盒的顶端与通孔连通,所述吸水棉条贯通密封盒,所述密封盒的两侧贯通设置有一对气囊。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鹅颈管与垫板;所述鹅颈管顶端与第一支板底端连接,鹅颈管底端与垫板顶端连接。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氧气加湿设备,通过设置吸水棉条,在水蒸气通过第二导管时,吸水棉条将第二导管内水蒸气液化的液态水吸收并带动到外界,通过一对挤压辊挤压排出,之后再次进入到第二导管内时可重新对液态水吸收,如此便可将聚集在第二导管内的大部分的液态水排出,避免第二导管内聚集的大量液态水注入到呼吸面罩内呛到患者,实现对加湿设备的优化。

15、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氧气加湿设备,通过设置烘干盒,位于第二导管外的吸水棉条会经过烘干盒,使用时启动烘干盒内部的加热结构,吸水棉条经过烘干盒时会被加热烘干,同时风管外接的输出气泵启动,输出气泵通过风管对烘干盒内部空气进行快速置换,加速吸水棉条的干燥效率;有利于之后吸水棉条吸收液态水的过程。



技术特征:

1.一种氧气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板(1),所述第一支板(1)的顶面设置有混合箱(11),所述第一支板(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混合箱(11)的顶端外接有加湿机(13),所述混合箱(11)的一侧连通设置有第一导管(12),所述第一导管(12)远离混合箱(11)的端部与氧气罐连通;所述混合箱(11)的另一侧连通设置有第二导管(14);所述第二导管(14)远离混合箱(11)的一端设置有对接软头(15),所述对接软头(15)用于与呼吸面罩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气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辊(31)的辊面设置有多个尖端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气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33)的顶端开设有接水槽,所述垫块(33)的侧面安装有导水管(331),所述导水管(331)贯通到接水槽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气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3)包括第一板体(301)与第二板体(302);所述第一板体(301)的底端开设有一对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柱(303),所述连接柱(303)的底端与第二板体(302)的顶端固接;所述第二板体(302)的顶端固接有气筒(4),所述气筒(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41),所述活塞(41)的顶端设置有导杆(42),所述导杆(42)的顶端贯通到气筒(4)外侧且与第一板体(301)固接;所述气筒(4)的顶端连通设置有第一气管(43),所述第一气管(43)外接有充气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氧气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筒(4)的顶端还连通设置有第二气管(44),所述第二气管(44)外接有泄压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气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板(34)的顶端设置有烘干盒(5),位于所述第二导管(14)外的吸水棉条(22)贯通所述烘干盒(5)的两端;所述烘干盒(5)的两侧连通设置有多个风管(50),所述风管(50)外接有输出气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氧气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盒(5)的内部设置有一对抵压板(51),所述抵压板(51)的顶端与烘干盒(5)内顶壁之间设置有抵压弹簧(52);通过所述烘干盒(5)的吸水棉条(22)位于抵压板(51)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气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管(14)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片(2),所述限位片(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限位片(2)端部固接在第二导管(14)的内壁,所述限位片(2)用于挤压位于第二导管(14)内部的吸水棉条(22)充分贴附到第二导管(14)的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气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管(14)的底端设置有一对密封盒(6),所述密封盒(6)的顶端与通孔(21)连通,所述吸水棉条(22)贯通密封盒(6),所述密封盒(6)的两侧贯通设置有一对气囊(6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气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鹅颈管(7)与垫板(71);所述鹅颈管(7)顶端与第一支板(1)底端连接,鹅颈管(7)底端与垫板(71)顶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呼吸科氧气加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氧气加湿设备,包括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顶面设置有混合箱,所述第一支板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混合箱的顶端外接有加湿机,所述混合箱的一侧连通设置有第一导管;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氧气加湿设备,通过设置吸水棉条,在水蒸气通过第二导管时,吸水棉条将第二导管内水蒸气液化的液态水吸收并带动到外界,通过一对挤压辊挤压排出,之后再次进入到第二导管内时可重新对液态水吸收,如此便可将聚集在第二导管内的大部分的液态水排出,避免第二导管内聚集的大量液态水注入到呼吸面罩内呛到患者,实现对加湿设备的优化。

技术研发人员:李谦,张晗,刘婷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文档序号 : 【 40237891 】

技术研发人员:李谦,张晗,刘婷婷
技术所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李谦张晗刘婷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艾灸盒 一种避免晃动的护理用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