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抗炎消痤的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2025-02-10 15:00:07 526次浏览
一种抗炎消痤的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美容产品,具体涉及一种抗炎消痤的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痤疮又名青春痘,是一种以皮肤出疹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该病在青少年中较普遍,研究发现,痤疮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疾病,其发生和发展的主要机理包括雄激素分泌过多、细菌异常增殖、皮脂生成增加、皮脂腺管异常角化、炎症反应以及皮脂管阻塞等。此外,痤疮的产生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吸烟、饮食、肥胖、紫外线辐射、压力等。根据痤疮严重程度可分为一至四级4个主要等级,其中一级表现为非炎症性粉刺和少量丘疹,二级由粉刺、丘疹和少数脓疱组成,三级痤疮表现为较大的丘疹、脓疱和少量囊肿,可能累及面部、颈部和躯干上部,四级是痤疮最严重的阶段,表现为结节、囊肿甚至有疤痕生成。大多数病程较重的痤疮患者会形成不可逆的皮肤炎症变化,且需要长时间复杂的治疗。美容缺陷的存在对患者心理情绪有负面影响,可降低患者自尊,引起心理抑郁等。

2、市场上诸多化妆品都添加了化学成分,长期使用含有这类物质的化妆品,会引起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过敏,促使痤疮的产生,如何制备绿色、安全、高效的护肤产品一直是化妆品行业的热点和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中药化妆品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添加中药有效成分制备而成的,具有清洁身体、营养滋润、改善容貌、美化外表等作用,其功效明显、性质温和、刺激性小、相对于化学原料合成的化妆品更安全可靠;面霜作为最常用的一种日用化妆品,质地一般比较丰厚,滋润效果相较于乳液更加显著,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屏障,阻止水分蒸发的同时,也能减少外界对皮肤带来的损伤;且面霜一般为油包水或水包油的微小液体颗粒,可以更好的使有效物质透过皮肤,深层活化细胞,补充胶原蛋白。因此,将天然植物有效成分运用于面霜,使其形成稳定性好、活性成分协同发挥功效的微乳体系是现有技术的难题,特别是难以获得类似抗炎消痤等特异性功效的面霜。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抗炎消痤的面霜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利用天然植物得到具有抗炎消痤功效的面霜的技术问题。

3、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抗炎消痤的面霜,由a相、b相和栀子花精油混合得到,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a相的组分包括:马油30-40%、鲸蜡硬脂醇2-5%、peg-100硬脂酸酯1.5-3%、天然16醇3-5%;所述b相的组分包括:莼菜多糖提取液10-30%、甘草提取液4-8%、金盏花提取液4-8%、洋甘菊提取液4-8%、虎杖提取液4-8%、茯苓提取液4-8%、牡丹根皮溶液10-15%、抗坏血酸溶液1-2%、熊果苷溶液2-3%、黄原胶0.2-0.3%、透明质酸钠4%-5%;所述栀子花精油的用量为0.1-0.3%。

4、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a相的组分包括:马油30%、鲸蜡硬脂醇2%、peg-100硬脂酸酯1.5%、天然16醇3%;所述b相的组分包括:莼菜多糖提取液20%、甘草提取液6%、金盏花提取液6%、洋甘菊提取液6%、虎杖提取液6%、茯苓提取液6%、牡丹根皮溶液10%、抗坏血酸溶液1%、熊果苷溶液2%、黄原胶0.25%、透明质酸钠4%;所述栀子花精油的用量为0.2%。

5、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莼菜多糖提取液、所述甘草提取液或者所述茯苓提取液的生药浓度为0.1-0.15g/ml,所述莼菜多糖提取液、所述甘草提取液或者所述茯苓提取液由以下步骤制得:

6、将莼菜粉、甘草粉或者茯苓粉分别和水按照料液质量比1:40-50混合,在60-80℃下超声提取,之后过滤离心浓缩得到。

7、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金盏花提取液或者所述洋甘菊提取液的生药浓度为0.1-0.15g/ml,所述金盏花提取液或者所述洋甘菊提取液由以下步骤制得:

8、将金盏花粉或者洋甘菊粉分别和乙醇溶液按照料液质量比1:20-25混合,于55-60℃下的水浴条件下反应2-2.5h,之后加入活性炭粉末脱色,之后过滤得到所述金盏花提取液或者所述洋甘菊提取液。

9、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虎杖提取液的生药浓度为0.1-0.15g/ml,所述虎杖提取液由以下步骤制得:

10、将虎杖粉和水混合,在35-40℃下浸泡得到虎杖液,向所述虎杖液中加入纤维素酶液,于45-50℃下浸提之后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灭活得到上清液,将所述上清液离心并加入活性炭,之后过滤浓缩得到所述虎杖提取液。

11、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牡丹根皮溶液、所述抗坏血酸溶液或者所述熊果苷溶液,其的质量浓度为100-110mg/ml。

12、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抗炎消痤的面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将a相中的各组分混合,之后将a相升温至75-80℃;

14、将b相各组分混合并加热溶解,并升温至75-80℃;

15、将b相加入至a相,开启均质,均质均匀后冷却至40-50℃,加入栀子花精油继续均质得到所述抗炎消痤的面霜。

16、在任意实施方式中,将b相加入至a相,开启均质的速度为450-500rpm,均质时间为5-8min。

17、在任意实施方式中,加入栀子花精油继续均质的速度为250-300rpm,均质时间为2-3min。

18、在任意实施方式中,加入所述栀子花精油继续均质之后还包括搅拌3-5min后脱泡。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提出的面霜在各组分的配合下特别是通过添加了莼菜多糖提取液10-30%、甘草提取液4-8%、金盏花提取液4-8%、洋甘菊提取液4-8%、虎杖提取液4-8%、茯苓提取液4-8%、牡丹根皮溶液10-15%等天然植物成分,在这些天然植物成分的配合下通过吸收紫外线阻挡皮肤受到紫外线照射,减少皮肤角质层氧化及黑色素的沉淀,提高抗氧化及美白功效的同时,抑制皮肤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生长,减少痤疮炎症,消除红肿,而且微乳体系稳定、化妆品不含有害化学物质以及面霜具有消痤美白保湿的功效。



技术特征:

1.一种抗炎消痤的面霜,其特征在于,由a相、b相和栀子花精油混合得到,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a相的组分包括:马油30-40%、鲸蜡硬脂醇2-5%、peg-100硬脂酸酯1.5-3%、天然16醇3-5%;所述b相的组分包括:莼菜多糖提取液10-30%、甘草提取液4-8%、金盏花提取液4-8%、洋甘菊提取液4-8%、虎杖提取液4-8%、茯苓提取液4-8%、牡丹根皮溶液10-15%、抗坏血酸溶液1-2%、熊果苷溶液2-3%、黄原胶0.2-0.3%、透明质酸钠4%-5%;所述栀子花精油的用量为0.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炎消痤的面霜,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的组分包括:马油30%、鲸蜡硬脂醇2%、peg-100硬脂酸酯1.5%、天然16醇3%;所述b相的组分包括:莼菜多糖提取液20%、甘草提取液6%、金盏花提取液6%、洋甘菊提取液6%、虎杖提取液6%、茯苓提取液6%、牡丹根皮溶液10%、抗坏血酸溶液1%、熊果苷溶液2%、黄原胶0.25%、透明质酸钠4%;所述栀子花精油的用量为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炎消痤的面霜,其特征在于,所述莼菜多糖提取液、所述甘草提取液或者所述茯苓提取液的生药浓度为0.1-0.15g/ml,所述莼菜多糖提取液、所述甘草提取液或者所述茯苓提取液由以下步骤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炎消痤的面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盏花提取液或者所述洋甘菊提取液的生药浓度为0.1-0.15g/ml,所述金盏花提取液或者所述洋甘菊提取液由以下步骤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炎消痤的面霜,其特征在于,所述虎杖提取液的生药浓度为0.1-0.15g/ml,所述虎杖提取液由以下步骤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炎消痤的面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坏血酸溶液或者所述熊果苷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0-110mg/ml。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抗炎消痤的面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炎消痤的面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b相加入至a相,开启均质的速度为450-500rpm,均质时间为5-8mi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炎消痤的面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栀子花精油继续均质的速度为250-300rpm,均质时间为2-3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炎消痤的面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所述栀子花精油继续均质之后还包括搅拌3-5min后脱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炎消痤的面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美容产品技术领域。该抗炎消痤的面霜,由A相、B相和栀子花精油混合得到,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A相的组分包括:马油30‑40%、鲸蜡硬脂醇2‑5%、PEG‑100硬脂酸酯1.5‑3%、天然16醇3‑5%;所述B相的组分包括:莼菜多糖提取液10‑30%、甘草提取液4‑8%、金盏花提取液4‑8%、洋甘菊提取液4‑8%、虎杖提取液4‑8%、茯苓提取液4‑8%、牡丹根皮溶液10‑15%、抗坏血酸溶液1‑2%、熊果苷溶液2‑3%、黄原胶0.2‑0.3%、透明质酸钠4%‑5%;所述栀子花精油的用量为0.1‑0.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抗炎消痤的面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的面霜具有消痤美白保湿的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龚汉雨,蔡丽娟,张天亮,张寅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民族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文档序号 : 【 40126253 】

技术研发人员:龚汉雨,蔡丽娟,张天亮,张寅锴
技术所有人:中南民族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龚汉雨蔡丽娟张天亮张寅锴中南民族大学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痨合剂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一种内窥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探头设计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