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2025-05-11 13:20:02 282次浏览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学成像镜头处于物距无穷远状态时,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组包括第一透镜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镜组包括第三透镜和设置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的第四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组包括第一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的第二透镜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二镜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的第四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第一间隔元件,所述第一间隔元件至少部分接触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第一间隔元件以及设置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的第二间隔元件,所述第一间隔元件至少部分接触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所述第二间隔元件至少部分接触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第三间隔元件,所述第三间隔元件至少部分接触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第一光学组件,该第一光学组件包括第一镜筒和设置于该第一镜筒的第一镜组;第二光学组件,该第二光学组件设置于该第一光学组件的像侧,该第二光学组件包括第二镜筒和设置于该第二镜筒的第二镜组;以及反射组件,该第一光学组件或该第二光学组件可调节地设置于该反射组件的物侧;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3<ODn/d02s<2.0;1.1<d01m/D02s<1.5;该光学成像镜头能够既能够满足长焦距的需求,又能够保证镜头的体积较小,还能够提升微距时的性能表现,能够使该第二镜头伸入该第一镜筒内且不碰撞该第一镜筒内的透镜,还能够避免该第二镜筒与该反射组件产生碰撞。

技术研发人员:豆修浔,汉雷,夏琳琳,闻人建科,戴付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8
文档序号 : 【 40051677 】

技术研发人员:豆修浔,汉雷,夏琳琳,闻人建科,戴付建
技术所有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豆修浔汉雷夏琳琳闻人建科戴付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双级协同的高精度力位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 电池包托盘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