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醇循环可充放电方法与流程

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
背景技术:
1、锂电池是目前能量密度最高的电池,带壳能量密度是160wh/kg,甲醇的能量密度是1.69kwh/kg,甲醇的能量密度是锂电池的10倍,锂电池的缺点1.制造锂电池的锂矿资源短缺,世界四大锂矿国为玻璃维亚、智利、阿根廷和澳大利亚;2.三元锂电池在针刺、过充等测试中其安全性表现差强人意,存在爆炸危险,3.锂电池污染环境,1个20克的手机锂电池可污染3个标准游泳池容积的水,若废弃在土地上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我国车用动力电池大多为锂电池,虽然不含汞、镉、铅等毒害性较大的重金属元素,但废旧锂电池若处理不当仍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甲醇的优点是成本低,资源丰富,无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锂电池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甲醇循环可充电方法,该方法应用在动力汽车上,储能上,可代替锂离子电池。
2、甲醇循环可充电方法是:
3、步骤1:甲醇与氧气经过甲醇燃料电池或甲醇发电机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出电能;
4、步骤2:水经过水电解槽电解将水转化为氢气与氧气,消耗的电能由充电桩供电;
5、步骤3:氢气与二氧化碳经过甲醇合生器反应合成甲醇。
6、步骤1:由甲醇提供的电力的方法可以是甲醇燃料电池或甲醇发电机,甲醇与氧气经过甲醇燃料电池或甲醇发电机将甲醇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出电能;步骤2:水电解槽可以是酸性电解槽或碱性电解槽,水电解槽消耗电能将水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消耗的电能充电桩供电;步骤3:甲醇合成器中需要有催化剂存在,氢气与二氧化碳气体在反应前需要加热、加压。
7、该方法可应用在电动汽车行业和储能行业等用于代替锂离子电池。
8、甲醇与氧气经过甲醇燃料电池或甲醇发电机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
9、2choh3+3o2=2co2+4h2o
10、 水经过水电解槽转化为氢气与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1、2h2o=通电=2h2+o2
12、氢气与二氧化碳经过甲醇合生器反应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3、3h2+co2=催化剂=choh4+h2o
14、高温、高压
15、以上是整个循环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6、该反应需要首先灌满一罐甲醇和一罐氧气,甲醇与氧气经过甲醇燃料电池或甲醇发电机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水送入水储存罐中,二氧化碳送入二氧化碳储存罐中,然后在充电时打开水电解槽将水经过水电解槽转化为氢气与氧气,氧气送入氧气储存罐中,氢气送入氢气储存罐中,氢气与二氧化碳经过加热、加压送入装有催化剂的甲醇合成器中合成甲醇,加热方式甲醇发电机由排气管加热,甲醇燃料电池由电池排出的废热加热,加压由机械压缩机完成,这样反应就可以循环往复的进行。
技术特征:
1.一种甲醇循环可充放电方法:
2.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甲醇循环可充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可以是甲醇燃料电池或甲醇发电机,甲醇燃料电池或甲醇发电机燃烧甲醇并提供电力。
3.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甲醇循环可充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水电解槽可以是酸性电解槽或碱性电解槽,水电解槽消耗的能量由充电桩提供。
4.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甲醇循环可充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甲醇合成器中需要有催化剂存在,氢气与二氧化碳在反应前需要加热、加压。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甲醇循环可充放电方法,属于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甲醇与氧气经过甲醇燃料电池或甲醇发动机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水送入水储存罐中,二氧化碳送入二氧化碳储存罐中,同时产生电能,在电源正极输出正电,在电源负极输出负电,电能用来驱动电动汽车或储能发电,当甲醇和氧气快要用完时,将水储存罐中的水送入水电解槽中,将电解槽接到充电桩上,电解槽中的水被电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送入氢气储存罐中,氧气送入氧气储存罐中,电解槽消耗的电能由充电桩供电,将二氧化碳储存罐中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储存罐中的氢气通过加温、加压送入甲醇合成器中合成甲醇,这样就完成了甲醇的循环使用;该方法可以代替锂电池使用,该方法的优点是:1.能量密度高,能量密度是锂电池的10倍,2.资源丰富,3.无污染,4.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卢振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卢振华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8
技术研发人员:卢振华
技术所有人:卢振华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