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具体为一种光模块。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大模型对计算机算力提出更高要求。
2、并行高速光模块通过增加通道数量来提升传输容量,在数据中心内部被大量使用。当前并行高速光模块采用光纤阵列(fiberarray)技术进行多通道光路的联接。已400g光模块为例,需要收发至少8路光纤。目前装配时,阵列光纤的长度很难精准控制,光模块封装过程中,因光纤长度公差带来的装配应力,是影响光模块光路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模块,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部分缺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模块,包括光发射子组件以及用于供第一光纤安装的发射阵列光纤单元,所述光发射子组件输出光的光路上设有光准直系统,所述光准直系统包括第一准直透镜以及第二准直透镜,所述光发射子组件的激光器输出的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准直透镜和所述第二准直透镜后再进入所述第一光纤。
3、进一步,所述发射阵列光纤单元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准直透镜与所述第一光纤的距离的调节结构。
4、进一步,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楔形玻璃块,所述第二准直透镜设在所述楔形玻璃块上,由所述第二准直透镜准直后的光经过所述楔形玻璃块后入射到所述第一光纤。
5、进一步,所述光发射子组件还包括阵列隔离器,所述阵列隔离器设于所述第一准直透镜和所述第二准直透镜之间的光路上。
6、进一步,所述发射阵列光纤单元还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光纤夹设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
7、进一步,所述第一盖板具有供第一光纤嵌入的v槽,所述第二盖板为玻璃盖板。
8、进一步,所述发射阵列光纤单元还具有光纤保护胶。
9、进一步,所述光发射子组件还具有散热结构。
10、进一步,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基板以及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制冷器,所述激光器和所述第一准直透镜均设在所述制冷器上。
11、进一步,还包括光接口、光接收子组件以及接收阵列光纤单元,所述接收阵列光纤单元固定连接有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和所述第一光纤均接至所述光接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光模块,通过在光路上设置准直光系统,可以任意调整发射阵列光纤单元沿光轴方向的位置,使其能耐受光纤的长度公差,降低封装应力,提升并行高速光模块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发射子组件以及用于供第一光纤安装的发射阵列光纤单元,所述光发射子组件输出光的光路上设有光准直系统,所述光准直系统包括第一准直透镜以及第二准直透镜,所述光发射子组件的激光器输出的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准直透镜和所述第二准直透镜后再进入所述第一光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阵列光纤单元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准直透镜与所述第一光纤的距离的调节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楔形玻璃块,所述第二准直透镜设在所述楔形玻璃块上,由所述第二准直透镜准直后的光经过所述楔形玻璃块后入射到所述第一光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子组件还包括阵列隔离器,所述阵列隔离器设于所述第一准直透镜和所述第二准直透镜之间的光路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阵列光纤单元还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光纤夹设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具有供第一光纤嵌入的v槽,所述第二盖板为玻璃盖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阵列光纤单元还具有光纤保护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子组件还具有散热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基板以及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制冷器,所述激光器和所述第一准直透镜均设在所述制冷器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接口、光接收子组件以及接收阵列光纤单元,所述接收阵列光纤单元固定连接有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和所述第一光纤均接至所述光接口。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包括光发射子组件以及用于供第一光纤安装的发射阵列光纤单元,所述光发射子组件输出光的光路上设有光准直系统,所述光准直系统包括第一准直透镜以及第二准直透镜,所述光发射子组件的激光器输出的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准直透镜和所述第二准直透镜后再进入所述第一光纤。本发明的一种光模块,通过在光路上设置准直光系统,可以任意调整发射阵列光纤单元沿光轴方向的位置,使其能耐受光纤的长度公差,降低封装应力,提升并行高速光模块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新烈,熊文,舒坤,黄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8
技术研发人员:袁新烈,熊文,舒坤,黄伟
技术所有人: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