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柱组件、盖板组件和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110)与所述绝缘密封件(130)贴合的一侧面设有多个凹坑(140),所述绝缘密封件(130)填充所述凹坑(1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部(122)、竖直部(123)和第二水平部(124),所述竖直部(123)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122)和第二水平部(124)之间,所述竖直部(123)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122)和所述第二水平部(124)背离所述极柱(110)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部(122)、所述竖直部(123)和所述第二水平部(124)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部(123)背离所述极柱(110)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部(125),所述第二凸起部(125)上设置有焊接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125)设置于所述竖直部(123)靠近所述第一水平部(122)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20)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26),多个所述通孔(126)沿所述密封环(120)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通孔(126)与所述凹槽(121)连通,所述绝缘密封件(130)填充所述通孔(12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6)沿所述密封环(120)的周向等间距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部(123)上开设所述通孔(126),所述通孔(126)沿所述密封环(120)的径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密封环(120)的轴向,所述第一水平部(122)的厚度为h1,所述第一水平部(122)与所述第二水平部(124)相背的侧面之间的高度为h,至少满足以下任意一个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密封环(120)的轴向,所述第一水平部(122)的厚度为h1,其中,5mpa/mm≤p/h1≤5000mpa/mm,p为所述密封环(120)的强度;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20)还包括延伸部(127),所述延伸部(127)设置于所述第二水平部(124)背离所述竖直部(123)的一端,所述延伸部(127)向背离所述第一水平部(122)的一侧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密封环(120)的轴向,所述第一水平部(122)的厚度为h1,所述第一水平部(122)与所述第二水平部(124)相背的侧面之间的高度为h,所述延伸部(127)的高度为h2,至少满足以下任意一个条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密封件(1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绝缘部(131)和密封部(132),所述密封部(132)位于所述密封环(120)与所述极柱(110)之间,所述第一绝缘部(131)从所述密封部(132)的一端开始延伸经所述密封环(120)端部至所述密封环(120)背离所述极柱(110)的一侧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密封件(130)还包括第二绝缘部(133),所述第二绝缘部(133)位于所述密封部(132)背离所述第一绝缘部(131)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部(133)与所述密封部(132)连接,所述第二绝缘部(133)向背离所述极柱(110)的一侧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部(133)背离所述极柱(110)的端面(134)倾斜设置,所述端面(134)被配置为与盖板本体(200)贴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134)与所述第二绝缘部(133)背离所述第一绝缘部(131)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其中,0°<a≤100°。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部(133)背离所述密封环(120)的一侧面设有扣合部(135),所述扣合部(135)被配置为与盖板本体(200)上的扣合配合部(136)扣合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13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密封段(1321)、第二密封段(1322)、第三密封段(1323)、第四密封段(1324)和第五密封段(1325),所述第一密封段(1321)、所述第三密封段(1323)和所述第五密封段(1325)沿所述密封环(120)的轴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密封段(1321)相比所述第三密封段(1323)靠近所述密封环(120)的轴线,所述第五密封段(1325)相比所述第一密封段(1321)靠近所述密封环(120)的轴线,所述第二密封段(1322)和所述第四密封段(1324)沿垂直于所述密封环(120)的轴线的方向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13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密封段(1321)、第二密封段(1322)、第三密封段(1323)、第四密封段(1324)、第五密封段(1325)和第六密封段(1326),所述第一密封段(1321)、所述第三密封段(1323)和所述第五密封段(1325)沿所述密封环(120)的轴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密封段(1321)相比所述第三密封段(1323)靠近所述密封环(120)的轴线,所述第五密封段(1325)相比所述第一密封段(1321)靠近所述密封环(120)的轴线,所述第二密封段(1322)、所述第四密封段(1324)和所述第六密封段(1326)沿垂直于所述密封环(120)的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六密封段(1326)相比第四密封段(1324)靠近所述密封环(120)的轴线。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密封件(130)通过注塑工艺形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密封件(130)包括pps绝缘密封件、pp绝缘密封件、pbt绝缘密封件或pfa绝缘密封件中的一种。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密封件(130)的硬度为hs,其中,20ha≤hs≤95ha。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110)上设有抗扭部(112),所述绝缘密封件(130)上设有所述抗扭配合部,所述抗扭部(112)与所述抗扭配合部嵌合。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极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110)靠近电芯的一端面上设有追溯码。
26.一种盖板组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5任意一项所述的极柱组件(100);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盖板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20)与所述盖板本体(200)上所述安装孔(210)的侧壁焊接固定。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盖板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200)背离电芯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三凸起部(220),所述第三凸起部(220)位于所述安装孔(210)的周围,沿所述极柱(110)的轴向,所述第三凸起部(220)的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11)靠近所述电芯的一侧面,所述绝缘密封件(13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凸起部(220)和所述密封环(120)之间。
29.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盖板组件(10)。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极柱组件、盖板组件和电池,极柱组件包括极柱、密封环和绝缘密封件,极柱的侧面具有第一凸起部;密封环朝向极柱的一侧形成有凹槽,密封环套设于极柱上,第一凸起部延伸至凹槽内;绝缘密封件填充于极柱与密封环之间。本申请克服了现有的极柱组件存在零部件较多、装配复杂、密封效果差的问题,达到结构简单、安装操作简单和密封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舒宽金,段栋,刘子文,何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4
技术研发人员:舒宽金,段栋,刘子文,何巍
技术所有人: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