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极柱组件、盖板组件和电池的制作方法

2025-04-08 15:40:08 184次浏览
极柱组件、盖板组件和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池,尤其涉及一种极柱组件、盖板组件和电池。


背景技术:

1、电池的盖板组件包括盖板、连接片和极柱组件等。其中,极柱组件包括密封件、绝缘件、结构件和极柱。结构件与盖板装配,从而将密封件和绝缘件固定在极柱上,实现极柱的绝缘密封。极柱组件的零部件较多,装配关系复杂。此外,随着极柱受力移动,密封件受到的压缩力变小,密封效果变差,存在电池漏液导致电池绝缘失效和短路起火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极柱组件、盖板组件和电池,以解决现有的极柱组件存在零部件较多、装配复杂、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极柱组件,包括:

3、极柱,所述极柱的侧面具有第一凸起部;

4、密封环,所述密封环朝向所述极柱的一侧形成有凹槽,所述密封环套设于所述极柱上,所述第一凸起部延伸至所述凹槽内;

5、绝缘密封件,所述绝缘密封件填充于所述极柱与所述密封环之间。

6、可选的,所述极柱与所述绝缘密封件贴合的一侧面设有多个凹坑,所述绝缘密封件填充所述凹坑;

7、和/或,所述密封环与所述绝缘密封件贴合的一侧面设有多个凹坑,所述绝缘密封件填充所述凹坑。

8、可选的,所述密封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部、竖直部和第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之间,所述竖直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和所述第二水平部背离所述极柱的一端。

9、可选的,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竖直部和所述第二水平部一体成型。

10、可选的,所述竖直部背离所述极柱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上设置有焊接区。

11、可选的,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于所述竖直部靠近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端;

12、或,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于所述竖直部靠近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一端;

13、或,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于所述竖直部靠近中间的区域。

14、可选的,所述密封环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密封环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绝缘密封件填充所述通孔。

15、可选的,所述通孔沿所述密封环的周向等间距间隔设置。

16、可选的,所述竖直部上开设所述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密封环的径向延伸;

17、或,所述第一水平部上开设所述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密封环的轴向延伸。

18、可选的,沿所述密封环的轴向,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厚度为h1,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二水平部相背的侧面之间的高度为h,至少满足以下任意一个条件:

19、0.1mm≤h1≤2mm;

20、2h1<h≤2h1+5。

21、可选的,沿所述密封环的轴向,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厚度为h1,其中,5mpa/mm≤p/h1≤5000mpa/mm,p为所述密封环的强度;

22、和/或,2.5n/mm3≤hb/h1≤4000n/mm3,hb为所述密封环的硬度。

23、可选的,所述密封环还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水平部背离所述竖直部的一端,所述延伸部向背离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侧延伸。

24、可选的,沿所述密封环的轴向,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厚度为h1,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二水平部相背的侧面之间的高度为h,所述延伸部的高度为h2,至少满足以下任意一个条件:

25、0.1mm≤h1≤2mm;

26、2h1<h≤2h1+5;

27、0<h2≤5mm。

28、可选的,所述绝缘密封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绝缘部和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密封环与所述极柱之间,所述第一绝缘部从所述密封部的一端开始延伸经所述密封环端部至所述密封环背离所述极柱的一侧面上。

29、可选的,所述绝缘密封件还包括第二绝缘部,所述第二绝缘部位于所述密封部背离所述第一绝缘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部与所述密封部连接,所述第二绝缘部向背离所述极柱的一侧延伸。

30、可选的,所述第二绝缘部背离所述极柱的端面倾斜设置,所述端面被配置为与盖板本体贴合。

31、可选的,所述端面与所述第二绝缘部背离所述第一绝缘部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其中,0°<a≤100°。

32、可选的,所述第二绝缘部背离所述密封环的一侧面设有扣合部,所述扣合部被配置为与盖板本体上的扣合配合部扣合连接。

33、可选的,所述密封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密封段、第二密封段、第三密封段、第四密封段和第五密封段,所述第一密封段、所述第三密封段和所述第五密封段沿所述密封环的轴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密封段相比所述第三密封段靠近所述密封环的轴线,所述第五密封段相比所述第一密封段靠近所述密封环的轴线,所述第二密封段和所述第四密封段沿垂直于所述密封环的轴线的方向延伸。

34、可选的,所述密封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密封段、第二密封段、第三密封段、第四密封段、第五密封段和第六密封段,所述第一密封段、所述第三密封段和所述第五密封段沿所述密封环的轴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密封段相比所述第三密封段靠近所述密封环的轴线,所述第五密封段相比所述第一密封段靠近所述密封环的轴线,所述第二密封段、所述第四密封段和所述第六密封段沿垂直于所述密封环的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六密封段相比第四密封段靠近所述密封环的轴线。

35、可选的,所述绝缘密封件通过注塑工艺形成。

36、可选的,所述绝缘密封件包括pps绝缘密封件、pp绝缘密封件、pbt绝缘密封件或pfa绝缘密封件中的一种。

37、可选的,所述绝缘密封件的硬度为hs,其中,20ha≤hs≤95ha。

38、可选的,所述极柱上设有抗扭部,所述绝缘密封件上设有所述抗扭配合部,所述抗扭部与所述抗扭配合部嵌合。

39、可选的,所述极柱靠近电芯的一端面上设有追溯码。

4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盖板组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极柱组件;

41、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设有安装孔,所述极柱组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

42、可选的,所述密封环与所述盖板本体上所述安装孔的侧壁焊接固定。

43、可选的,所述盖板本体背离电芯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周围,沿所述极柱的轴向,所述第三凸起部的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凸起部靠近所述电芯的一侧面,所述绝缘密封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凸起部和所述密封环之间。

44、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所述的盖板组件。

4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极柱组件、盖板组件和电池,极柱组件包括极柱、密封环和绝缘密封件,极柱组件的部件较少,方便组装,极柱的侧面具有第一凸起部,密封环具有收容第一凸起部的凹槽,绝缘密封件填充在密封环和极柱之间,密封环上凹槽的上侧壁限制极柱向上移动,且密封环上凹槽的上侧壁与极柱压紧绝缘密封件,密封环上凹槽的下侧壁限制极柱向下移动,且密封环上凹槽的下侧壁与极柱压紧绝缘密封件,极柱的上下均受力,提高了极柱的力学性能和密封性,克服了现有的极柱组件存在零部件较多、装配复杂、密封效果差的问题,达到结构简单、安装操作简单和密封效果好的优点。

文档序号 : 【 39999761 】

技术研发人员:舒宽金,段栋,刘子文,何巍
技术所有人: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舒宽金段栋刘子文何巍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EasyMesh组网网络切换方法、网络保护系统、控制器和子控制器接入方法与流程 一种机器学习增强的量子真空压缩光源系统及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