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其他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氯化血红素及其提纯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2025-04-15 11:00:01 138次浏览

技术特征:

1.一种氯化血红素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血红素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碱性溶液为尿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氨水溶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尿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氨水溶液的浓度均为0.1~6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血红素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表面活性剂为司盘20、吐温20、吐温80、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混合溶液的体积与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的比例为100ml:(1-5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血红素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剪切的速度为5000-7000rpm/min,剪切时间为30-120min;所述步骤s1中超声功率为50-500w,超声时间为3-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血红素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和步骤s3中的固液分离均为离心,所述离心的转速为5000-10000rpm/min,离心时间为5-2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血红素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酸性溶液中的溶质为盐酸、硫酸、乙酸、柠檬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酸性溶液的浓度为0.1~2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血红素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进行超声反应的条件为:时间0.5-10min,超声功率200-500w,超声频率10-200khz。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血红素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第二酸性溶液为盐酸或硫酸的一种,所述第二酸类溶液的体积浓度为10-20%,所述浸泡的时间为0.5-1h;所述醇水溶液的体积浓度为60-95%,所述干燥的方法为鼓风干燥、真空干燥、喷雾干燥中的一种,干燥温度在60-120℃。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提纯方法提纯得到的氯化血红素,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血红素纯度为86-99%,铁含量为7.4-8.5%。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氯化血红素的应用,其特征在,所述氯化血红素可用于生物医药、食品与保健品领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氯化血红素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粗品血红素加入碱性溶液,在剪切或超声处理下进行溶解,再固液分离后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得到血红素碱性溶液;S2、将血红素碱性溶液和第一酸类溶液分别通入超声微反应器中,在超声下进行反应,并通过设置流速比调节超声微反应器中溶液的pH值为1~3,获得血红素样品液;所述血红素碱性溶液和第一酸类溶液分别通入超声微反应器的流速比为1:(0.05‑10);S3、在85~100℃下,将血红素样品液加热1‑90min,然后固液分离,获得氯化血红素沉淀;S4、将氯化血红素沉淀经第二酸性溶液浸泡、水溶液洗涤和醇水溶液洗涤后,再烘干获得提纯的氯化血红素。本发明提供的氯化血红素的提纯方法,首次通过将血红素碱性溶液和酸类溶液分别通入超声微反应器中,进行反应,通过设置流速比及超声功率,来精准控制体系pH,实现连续提纯高固含量、高含铁量和优异稳定性的氯化血红素。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晶,林博尔,杨珊,董正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8
文档序号 : 【 40050297 】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晶,林博尔,杨珊,董正亚
技术所有人: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朱晓晶林博尔杨珊董正亚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
一种激光脉冲驱动电源及微波/激光一体化传输架构 可进行半连续型粉末包覆的原子层沉积反应腔及其使用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