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溶性铜配合物中配体回收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配位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水溶性铜配合物中配体回收的方法。
背景技术:
1、铜属于第一过渡周期金属,具有丰富的地壳储量和较为低廉的成本。其配合物具有多变的配位结构,优异的氧化还原性质,在光电催化,药物分子抗菌和抗肿瘤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配合物的生产过程常伴随着较高的成本,失效的铜配合物直接丢弃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资源浪费。配体的回收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目前配体回收方法存在成本较高和回收工艺复杂的问题。
2、配合物的生产过程常伴随着较高的成本,而配体的有效回收可以显著降低成本支出。针对那些难以通过常规方法合成的配体,回收技术的运用成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基于水溶性铜配合物中配体回收的方法,该回收方法有效解决现有配体回收方法中的成本较高和回收工艺复杂的问题,具有回收率高、产物纯度高、成本低及操作简单的优点。
2、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水溶性铜配合物中配体回收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将铜配合物以水溶解;步骤二、加入螯合剂进行充分搅拌,使配体置换;步骤三、加入萃取剂从上述水溶液中对目标配体进行萃取分相,得到有机层产物和水相产物;步骤四、回收步骤三中所述的有机层产物,旋转蒸发后真空干燥,得到目标配体;
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的铜配合物包括联吡啶类、菲啰啉类、吡啶-胺类铜配合物;
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的螯合剂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5、置换反应方程式如式(1)所示:
6、[cul]2++edta2-→[cu(edta)]+l
7、式(1)
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加入螯合剂后在室温磁力搅拌至少1h。
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的萃取剂为二氯甲烷。
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的萃取过程至少为两次。
11、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本发明的基于水溶性铜配合物中配体回收的方法,能够以联吡啶类、菲啰啉类、吡啶-胺类铜配合物为原料,成功从中回收目标配体,因此能够应用于从废弃铜配合物中回收配体,对降低配合物合成成本、资源再利用和环境治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采用核磁共振氢谱与质谱技术对目标产物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结构表征,目标产物的结构准确无误;3、本方法的具有回收率高、产物纯度高、成本低及操作简单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水溶性铜配合物中配体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将铜配合物以水溶解;步骤二、加入螯合剂进行充分搅拌,使配体置换;步骤三、加入萃取剂从上述水溶液中对目标配体进行萃取分相,得到有机层产物和水相产物;步骤四、回收步骤三中所述的有机层产物,旋转蒸发后真空干燥,得到目标配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溶性铜配合物中配体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铜配合物包括联吡啶类、菲啰啉类、吡啶-胺类铜配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溶性铜配合物中配体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螯合剂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溶性铜配合物中配体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加入螯合剂后在室温磁力搅拌至少1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溶性铜配合物中配体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萃取剂为二氯甲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溶性铜配合物中配体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萃取过程至少为两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溶性铜配合物中配体回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铜配合物以水溶解;步骤二、加入螯合剂进行充分搅拌,使配体置换;步骤三、加入萃取剂从上述水溶液中对目标配体进行萃取分相;步骤四、回收下层溶液,旋转蒸发后真空干燥,得到目标配体;本发明的方法过程便捷、操作简便,而且具有成本低和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能够有效将废弃铜配合物中的配体回收,对降低配合物合成成本、资源再利用和环境治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沈骏宇,王睿涵,张昀轩,李裕玺,谢思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理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8
技术研发人员:沈骏宇,王睿涵,张昀轩,李裕玺,谢思宇
技术所有人:常熟理工学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