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其他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金属软管的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2025-01-24 15:00:02 362次浏览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软管的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包括具有首端和尾端的传送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尾端两侧设置拆装供气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尾端上方架设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循环输送机构,所述循环输送机构上呈环形排列若干组软管定位机构,所述软管定位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夹持板和固定板,所述夹持板的两端设置夹持组件,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挂钩,所述循环输送机构的顶部设置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旁侧固设接近传感器一,所述循环输送机构的底部依次设置第一释放气缸、第二释放气缸,所述第一释放气缸的旁侧固设接近传感器二,所述第二释放气缸的旁侧固设接近传感器三,所述第一释放气缸的下方衔接良品收集篮,所述第二释放气缸的下方衔接不良品收集篮;所述拆装供气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置检测感应器,所述机台上通过切换移动机构连接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通过进给机构一连接拆装机构,所述工作平台上通过进给机构二连接供气机构,外部气源连接所述检测箱并通过供气管连接所述供气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软管的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机构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板,两片所述侧板之间铰接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由输送电机驱动连接,所述主动轴上套接主链轮,所述从动轴上套接从链轮,所述主链轮与所述从链轮外周通过齿啮合连接链条,所述夹持板/固定板的端部固连在所述链条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软管的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上设置夹手,所述夹手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单侧爪,所述单侧爪的底端铰接于所述夹持座上,所述单侧爪的顶部具有圆弧抱夹部,所述单侧爪的底部固连夹角杆,两个所述单侧爪的中部通过拉簧相连;所述夹持座位于两个所述单侧爪的中间开设通孔,所述通孔内呈升降滑动穿接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接触所述夹角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软管的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移动机构包括y电机,所述机台上铰接至少一组y主轮和y副轮,所述y电机的y转轴固连所述y主轮,所述y主轮和所述y副轮的外周套接y皮带,所述y皮带上固连所述工作平台;所述进给机构一包括x电机一,所述工作平台的一侧壁上铰接至少一组x主轮一和x副轮一,所述x电机一的x转轴一固连所述x主轮一,所述x主轮一和所述x副轮一的外周套接x皮带一,所述x皮带一上固连所述拆装机构;所述进给机构二包括x电机二,所述工作平台的另一侧壁上铰接至少一组x主轮二和x副轮二,所述x电机二的x转轴二固连所述x主轮二,所述x主轮二和所述x副轮二的外周套接x皮带二,所述x皮带二上固连所述供气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软管的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机构包括固连在所述皮带一上的拆装架,所述拆装架上固装拆装电机,所述拆装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快拆供气母头或堵头;所述供气机构包括固连在所述皮带二上的供气架,所述供气架上设置快拆供气公头。

6.一种金属软管的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软管的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软管的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金属软管气密性检测分三阶段进行,依次包括通气阶段、保压阶段和放气阶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软管的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通气阶段和步骤c放气阶段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软管的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充气阶段,当检测箱内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开始变化时计时开始,当经过充气时间t充气后,若压力传感器的读数仍小于检测所需压力值,则发出警报,提示充气阶段出现故障。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软管的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放气阶段,在放气电磁阀打开的同时开始计时,经过放气时间t放气后,对压力传感器的读数进行采集,若此时读数与大气压相同或误差在额定安全范围内,则进行下一步工序,若此时读数在额定安全范围外,则发出警报提示放气阶段出现故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软管的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包括传送装置,传动装置的两侧设置拆装供气装置,传动装置上方架设检测箱,传送装置包括循环输送机构,循环输送机构上呈环形排列若干组软管定位机构,软管定位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夹持板和固定板,夹持板的两端设置夹持组件,循环输送机构的顶部设置夹紧气缸,循环输送机构的底部依次设置第一释放气缸、第二释放气缸,第一释放气缸的下方衔接良品收集篮,第二释放气缸的下方衔接不良品收集篮。检测方法包括:1、上料;2、送料;3、装配母头和堵头;4、充气检测;a、通气阶段;b、保压阶段;c、放气阶段;d、异常报警;5、拆卸母头和堵头;6、良品收集;7、不良品收集。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岩,官承辉,杨腾,吴鹏吉,陈攀,章晨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蔚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4
文档序号 : 【 40001386 】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岩,官承辉,杨腾,吴鹏吉,陈攀,章晨阳
技术所有人:浙江蔚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吴庆岩官承辉杨腾吴鹏吉陈攀章晨阳浙江蔚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的制作方法 基于能量分段管理的住宅区能源调度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与流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