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5-03-26 12:00:07 493次浏览
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领域,具体是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1、复位固定康复治疗贯穿于骨折治疗全过程。下肢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nhmrc(全国卫生与医学研究委员会)和aaos(美国骨科医师学会)指南均不建议术前常规应用皮牵引或骨牵引,认为术前牵引不仅不能减轻疼痛或减少麻醉药物用量,还会造成牵引处疼痛或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但是对于移位性骨折不行制动固定,可因患者体位变动造成骨折处软组织再受损伤,使疼痛加剧;目前虽然国内应用三角枕置固定患肢,但在固定患肢同时也将健肢固定,使肢体活动更受限制而增加dvt、压疮风险。下肢骨折行石膏或夹板固定,将患肢包扎不利于皮肤清洁;术前准备行皮肤清洁时,常常因拆除外固定装置,而使患者如临大敌,疼痛加剧,清洁肢体更需一人抬脚一人清洗(如遇肢体较重者,更需三人协同帮助才能将肢体清洁干净)。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主要目的是恢复患者的关节屈伸、站立行走功能,为预防术后废用性肌肉萎缩、防止关节僵硬、预防下肢dvt以及逐步恢复下肢屈伸、站立行走功能,术后通常需要进行被动、助力、主动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在术后早期常借助持续被动活动器(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进行锻炼,但此被动锻炼仅仅适合于术后1-3天,而进行助力训练需要医护人员协助,增加医护人员劳力;在进行主动功能训练时,为促进肢体肌肉力量的增强,最好是进行有阻力的训练,此训练亦可使骨折端因轻微摩擦促进骨痂增长,也可因肌肉力量的逐渐增强,对骨折恢复解剖位置的塑形有很大帮助。

2、现有技术中协助骨折患者的固定多种多样,如布朗氏架还需人为地将其用纱布绷带缠绕或用枕垫高下肢,均不利于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清洁皮肤(不但使患者疼痛加剧还可使床铺、缠绕纱布的布朗支架弄湿),持续被动活动器(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在锻炼3天前适用,3天后则对患肢功能恢复帮助不大,国外亦有多种智能型康复运动器材,价格昂贵且占用很大的空间,而且多数只强调伤肢锻炼,仅仅是单一的屈伸运动模式,因此患者在下肢发生损伤躺在床上无法进行行走时,不能有效的让下肢进行恢复性锻炼,为此我们提供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患者在下肢发生损伤躺在床上无法进行行走时,不能有效的让下肢进行恢复性锻炼的问题,提供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装置,包括:支座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支座顶部的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床板,所述床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支座的顶部位于所述转动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扩展辅助器,位于所述床板的两侧,用于辅助患者在平躺过程中可以进行腿部锻炼;弯曲锻炼机构,位于所述支座与所述转动板之间,用于辅助患者进行腿部弯曲锻炼,所述弯曲锻炼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支座内侧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接弹簧,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连接弹簧压缩的调节组件。

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扩展辅助器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床板两侧的辅助座,所述辅助座的内侧滑动连接有l形滑板,所述l形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弹簧,且所述第二连接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辅助座固定连接,所述l形滑板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杆,所述l形滑板与所述活动杆之间设置有辅助所述活动杆进行角度转向的角度转向组件,所述辅助座与所述l形滑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l形滑板进行锁止与解锁的锁止组件。

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扩展辅助器还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活动杆内侧的两个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外壁安装有弹力绑带。

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锁止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辅助座顶部的u形架,所述u形架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插销,所述插销的一端贯穿至所述u形架的内侧,所述l形滑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插销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插销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孔内部,所述插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侧与所述u形架之间安装有辅助弹簧。

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角度转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l形滑板上方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活动杆的内侧并与所述活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转动座的外部与所述转动座之间安装有第一扭力弹簧,所述转动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l形滑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的底部与所述l形滑板之间安装有第二扭力弹簧。

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弯曲锻炼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块顶部的第一连接板,所述转动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球形杆。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转动板的内侧开设有与所述螺栓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栓的外壁安装有螺母。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支座内侧的单向螺纹丝杆,所述单向螺纹丝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直齿轮,所述支座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直齿条,所述直齿条与所述直齿轮相啮合,所述单向螺纹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矩形套筒,且所述支座的内侧开设有与所述矩形套筒相匹配的限位滑槽,所述矩形套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座内侧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直齿条之间安装有动力弹簧,所述直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绳,且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从所述固定座内侧穿过延伸至所述固定座的外部,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架,所述辅助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导轮,且所述导轮贴合在所述牵引绳的外壁,所述床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外壁收卷有所述牵引绳,所述收卷辊的一端贯穿至所述连接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与所述蜗轮相啮合的蜗杆。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设置扩展辅助器,当患者平躺在第一固定架上需要对腿部进行恢复性锻炼时,先拉动连接环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插销从l形滑板顶部固定孔中拉出,从而使得l形滑板不在被固定,进而使得第二连接弹簧推动l形滑板带动活动杆向床板内侧移动,当两个活动杆被释放后,工作人员可以辅助患者将弹力绑带套在患者的腿部并将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使用者可以用腿部分别推动两个活动杆向床板外侧移动,并对第二连接弹簧进行挤压,通过第二连接弹簧给予患者腿部移动形成阻力,从而通过患者将腿部进行往复横向移动进行锻炼,从而提高了患者腿部恢复效果;

13、2、通过设置第二转轴等零件的配合,当患者腿部推动活动杆进行横向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其腿部发生转动时,可以通过转动座带动第二转轴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扭力弹簧进行扭曲,通过第二扭力弹簧扭曲产生的反作用力对患者腿部转动形成阻力,从而使得装置能够适应患者摆动的幅度辅助其进行锻炼,进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

14、3、通过设置第一扭力弹簧等零件的配合,患者腿部在推动活动杆进行横向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腿部向上抬起进行锻炼,从而使得活动杆带动第一扭力弹簧向上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扭力弹簧进行扭曲,通过第一扭力弹簧扭曲产生的反作用力对患者腿部抬起形成阻力,从而使得装置能够适应患者摆动的幅度辅助其进行锻炼,进一步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

15、4、通过设置弯曲锻炼机构,当患者坐在支座上需要将小腿部位进行摆动锻炼时,可以先将螺栓与螺母拆卸下来,使得转动板不再被固定,当转动板不再被固定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得球形杆抵在第一连接板上,随后使用者可以将小腿放在转动板上进行弯曲推动转动板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球形杆推动第一连接板向第一连接弹簧方向移动,以此对第一连接弹簧进行挤压,第一连接弹簧受到压力产生反作用力基于患者腿部弯曲形成阻力,以此来辅助患者腿部进行弯曲锻炼,以此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

16、5、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当患者腿部弯曲锻炼需要加大锻炼强度时,可以旋转蜗杆,蜗杆驱动蜗轮带动收卷辊进行转动,从而对牵引绳进行收卷,以此拉动连接座向直齿轮方向移动,进而驱动直齿轮带动单向螺纹丝杆进行转动,以此驱动矩形套筒带动第二滑块向第一连接弹簧方向移动,对第一连接弹簧进行挤压,从而使得第二滑块与第一滑块之间的第一连接弹簧被压缩,进而使得患者腿部再次推动第一滑块对第一连接弹簧挤压需要产生更大的力,因此调节第一连接弹簧被压缩的距离,即可增强患者腿部发力的大小,以此使得患者在需要发力的范围内进行适应性锻炼,进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

文档序号 : 【 40000447 】

技术研发人员:郭宝叶
技术所有人:潍坊复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郭宝叶潍坊复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磷比磷酸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子宫内膜癌预测模型以及子宫内膜癌诊断试剂盒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