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埋芯片基板的制造方法及临时键合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内埋芯片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埋芯片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键合之后还包括步骤:第一清洗,清洗所述第一键合面;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埋芯片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预固化将形成的结构中的树脂固化至5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埋芯片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预固化具体为:将该步骤形成的结构置于170℃-185℃恒温环境中保持25min-35min使结构中的树脂预固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埋芯片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预固化具体为:将形成的结构置于95℃-105℃恒温环境中保持25min-35min之后,再置于170℃-185℃恒温环境中保持25min-3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埋芯片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具体为:在180℃以上环境中使将形成的结构中的树脂固化至90%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埋芯片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预固化的固化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键合材料层的解键合温度;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埋芯片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填埋树脂步骤、第二压合填埋树脂步骤以及绝缘层加工步骤中所采用的原料均为abf树脂片,所述abf树脂片包括abf本层、贴合在所述abf本层第一侧的opp膜以及贴合在所述abf本层第二侧的pet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埋芯片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填埋树脂步骤具体为:去除所述abf树脂片的opp膜,并使所述abf树脂片的第一侧压合在所述基板的填埋树脂面以形成第一树脂层,并进行第一次预固化,以使该步骤形成的结构中的树脂固化至50%以上,所述第一树脂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为第二键合面且保留有pet膜;和/或,
10.一种临时键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内埋芯片基板的制造方法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临时键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或第二支撑板为双面覆铜板、金属板、玻璃板或陶瓷板;和/或,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或第二支撑板的厚度大于0.2mm。
12.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内埋芯片基板的制造方法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临时键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键合材料层包括依次层叠的发泡膜、支撑膜和压敏胶膜,且所述第一键合材料层的压敏胶膜与基板键合;和/或,所述第二键合材料层包括依次层叠的发泡膜、支撑膜和压敏胶膜,且所述第二键合材料层的压敏胶膜与第一树脂层键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内埋芯片基板的制造方法及临时键合结构,涉及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以解决制造过程中基板过度翘曲的问题。内埋芯片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基板开窗、第一临时键合、贴芯片、第一压合填埋树脂、第二临时键合、第一解键合、第二压合填埋树脂和第二解键合、盲孔加工等步骤。在贴芯片、埋入树脂、预固化等步骤中,均有第一支撑板和/或第二支撑板对基板进行支撑,第一支撑板和/或第二支撑板可以减小由于结构不对称导致的基板整体翘曲,保证了内埋芯片基板制造中,基板始终处于低翘曲的状态。此外每次在中间层线路进行绝缘层加工后均进行一次固化。临时键合结构是上述内埋芯片基板的制造方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临时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于中尧,杨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4
技术研发人员:于中尧,杨芳
技术所有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