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物饲料的灭菌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本说明书涉及动物饲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物饲料的灭菌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沙门菌血清型繁多,是一种无芽胞、无荚膜的人畜共患病原菌,是全球最常见的人畜共患食源性致病菌之一。目前已公布的沙门菌血清型有2610种,几乎所有的血清型都会污染食物引起发病,是人畜共患的肠道病原菌。不同血清型沙门菌的宿主适应性不同,其中泛宿主沙门菌可在广泛的宿主中造成疾病,常见于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等。沙门菌除可以引起伤寒、副伤寒疾病外,也是人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和腹泻等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原。鼠伤寒沙门菌是猪场最常见的病原体,很容易传播给猪、人和其他物种。鼠伤寒沙门菌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在环境中生存长达4年,这使得对其控制非常困难。
2、沙门菌感染的主要来源是动物性食物,如蛋和蛋制品、肉和肉制品。据估计,我国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比约有22.2%,且引起沙门菌中毒的食品中90%以上是动物性产品。饲料、饮水、养殖环境等诸多因素都是动物养殖过程中沙门菌的传播载体。我国饲料中沙门菌污染情况已相当严重,中国兽药监察所曾对我国饲料进行沙门菌调查,共检测配合饲料94批,沙门菌检出率为9.5%。饲料中污染的沙门菌可以扩散到生产动物并最终传播给人类。它不仅危害人类健康,在家禽、家畜中也可引起广泛流行,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建立应用于饲料加工终末阶段沙门菌的经济高效杀菌方法,对保证饲料质量、减少沙门菌传播最终保障动物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饲料的二段式中温灭菌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饲料生产过后仍可能存在沙门菌污染的情况。
2、本申请提供一种动物饲料的灭菌方法,包括将所述饲料加热至60~80℃,保温5~10min。
3、本申请还提供上述的灭菌方法在动物饲料制备中的应用。
4、本申请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1)本申请可将饲料内存在的沙门菌完全杀灭,显著提高了饲料的安全性。(2)本申请要求饲料含水量与饲料自然含水量相同,符合国家要求,且无需对饲料进行额外处理。(3)本申请可将饲料加工后的灭菌过程维持在中温(60-80℃)处理,大大降低产品的生产能耗成本,可减少饲料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成分损失。(4)本申请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具有极高的普及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动物饲料的灭菌方法,包括将所述饲料加热至60~80℃,保温5~10mi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选自猪、牛、羊、马、驴、兔、鸡、鸭、鹅中任一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为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为颗粒饲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含水量为10%~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含水量为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为沙门氏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为鼠伤寒沙门菌标准株sl1344。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灭菌方法在动物饲料制备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猪饲料内沙门菌二段式中温灭菌方法。针对饲料加工至成品时的最后阶段,增添一个二段式中温灭菌步骤,以期杀灭饲料原料中可能污染的沙门菌。本申请首先以不同温度对沙门菌存活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随后在温度、湿度和时间这三个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对沙门菌的存活情况进行了检测,最后在饲料实际生产条件下对沙门菌灭菌效果进行了验证,获得了饲料含水量10%时先进行60℃ 5min处理,后继续进行80℃ 5min处理这一杀菌效果优良的二段式中温灭菌条件,由此建立了一种新的对猪饲料内的沙门菌进行灭菌的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蔡宇歌,蔡会全,于新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恒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技术研发人员:蔡宇歌,蔡会全,于新花
技术所有人:上海恒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