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其他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电源切换控制电路、方法、装置及供电电路与流程

2025-03-22 17:20:06 475次浏览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压生成模块、第二电压生成模块和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生成模块和所述第二电压生成模块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所述电源切换控制电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生成模块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生成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电路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二电容;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切换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压生成模块、第二电压生成模块和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生成模块和所述第二电压生成模块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源切换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8.一种电源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压生成模块、第二电压生成模块和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生成模块和所述第二电压生成模块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所述电源切换控制方法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生成模块包括:电压转换模块,输入端与第一电源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源的电压生成触发电压,保护电路,使能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源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所述负载连接,用于在自身使能端的电压达到所述触发电压时,将自身电源端的电压输出至所述负载所述切换电路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晶体管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端和所述逻辑运算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压生成模块连接,所述晶体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负载连接,且所述晶体管为正沟道晶体管;

10.一种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切换控制电路、方法、装置及供电电路,该电源切换控制电路通过引入检测线路和逻辑运算模块的组合,有效解决了传统备用电源切换电路中的响应速度慢和压降较大的问题。检测线路能够实时监测第一电压生成模块的电压波动,并在电压波动达到预设故障条件时,迅速向逻辑运算模块发送故障信息;逻辑运算模块接收到故障信息后,会立即控制切换电路,切断主电源与负载的连接,并迅速切换至第二电压生成模块,从而保证负载设备的电力供应。不仅提高了供电切换的速度和可靠性,还减少了因二极管压降和晶体管开启延迟所导致的能耗和电压跌落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翟荣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8
文档序号 : 【 40051493 】

技术研发人员:翟荣丽
技术所有人: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翟荣丽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光敏微胶囊复合的电树枝损伤自修复环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显著提高镍基高温合金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的热加工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