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其他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内衬层材料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2025-03-10 17:20:07 182次浏览

技术特征:

1.一种内衬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材料含有高密度聚乙烯a和抗菌阻隔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层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抗菌阻隔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高密度聚乙烯b的含量为79~90wt%,所述改性纳米填料的含量为2~6wt%,所述抗菌剂的含量为4~10wt%,所述第一助剂的含量为1~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衬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填料按照以下工序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衬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10中,所述片状纳米填料与水的用量的重量比1:25~5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衬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聚乙烯b的熔体指数为0.3~0.5g/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阻隔材料按照以下工序制备:将高密度聚乙烯、改性纳米填料、抗菌剂和第一助剂进行共混挤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层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内衬层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高密度聚乙烯a的含量为80~95wt%,所述抗菌阻隔材料的含量为5~20wt%;

8.一种制备内衬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以所述抗菌阻隔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高密度聚乙烯b的含量为79~90wt%,所述改性纳米填料的含量为2~6wt%,所述抗菌剂的含量为4~10wt%,所述第一助剂的含量为1~5wt%;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纳米填料选自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高岭土和蒙脱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按以下工序制备改性纳米填料: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中,所述共混挤出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中,以所述抗菌阻隔材料和高密度聚乙烯a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高密度聚乙烯a的含量为80~95wt%,所述抗菌阻隔材料的含量为5~20wt%;

14.一种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管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衬层、增强层和外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由连续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以交叉的方式缠绕在内衬层外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密度聚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的熔体指数为0.5~0.7g/1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油气输送管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衬层材料及其应用,所述内衬层材料含有高密度聚乙烯a和抗菌阻隔材料,其中,所述抗菌阻隔材料含有高密度聚乙烯b、改性纳米填料、抗菌剂和第一助剂,所述改性纳米填料是片状纳米填料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得到的,所述第一助剂为偶联剂和/或相容剂,以所述抗菌阻隔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改性纳米填料的含量为2~6wt%。本发明所述的内衬层材料,通过第一助剂、改性纳米填料和抗菌剂的添加,并通过先制成抗菌阻隔材料,使得到的内衬层材料具有良好的气体阻隔性、抗层间剥离性以及抗菌性,可良好的应用于中高压油气输送场景。

技术研发人员:黄贤滨,杨珂,陶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4
文档序号 : 【 39999135 】

技术研发人员:黄贤滨,杨珂,陶彬
技术所有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黄贤滨杨珂陶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与流程 一种风光储能和干粉加压气化联合循环的发电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