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沟防火装置及电缆沟防火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沟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沟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隔离区(115)均转动式安装有第一装载板(14);所述第一装载板(14)具有用于装载灭火物的装载槽(141);所述布线槽(111)内设有多个沿着所述预定路径交替布设的第一隔梁(15)和第二隔梁(16),各所述第一隔梁(15)和各所述第二隔梁(16)均位于各所述阻隔组件(12)的上方,多个所述第一隔梁(15)、多个所述第一隔座(121)、多个所述第二隔座(122)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二隔梁(16)、多个所述第三隔座(123)、多个所述第四隔座(124)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沟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座(121)包括转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一内侧壁(112)的第一基板(12101)和滑设于所述第一基板(12101)的第一滑板(12102);所述第二隔座(122)包括转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二内侧壁(113)的第二基板(12201)和滑设于所述第二基板(12201)的第二滑板(12202);所述第三隔座(123)包括转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一内侧壁(112)的第三基板和滑设于所述第三基板的第三滑板;所述第四隔座(124)包括转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二内侧壁(113)的第四基板和滑设于所述第四基板的第四滑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沟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座(121)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滑板(12102)上的第一切刀(12104);所述第二隔座(122)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滑板(12202)上的第二切刀(12204);所述第三隔座(123)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滑板上的第三切刀;所述第四隔座(124)还包括设于所述第四滑板上的第四切刀;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沟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第一隔离区(115)内的所述第一装载板(14)均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装载板(14)转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一内侧壁(112),另一个所述第一装载板(14)转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二内侧壁(113);所述阻隔组件(12)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装载板(14)抵接于所述第一隔座(121)和所述第三隔座(123)的上端,另一个所述第一装载板(14)抵接于所述第二隔座(122)和所述第四隔座(124)的上端,两个所述第一装载板(14)相互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沟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触发器均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11)上的驱动件和安装于所述基座(11)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隔座(121)、所述第二隔座(122)、所述第三隔座(123)、所述第四隔座(124)均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驱动件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沟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触发器均包括拉索(131)和扭簧;所述第一隔座(121)、所述第二隔座(122)、所述第三隔座(123)、所述第四隔座(124)均通过枢轴(18)枢接在所述基座(11)上,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枢轴(18),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座(121)或所述第二隔座(122)或所述第三隔座(123)或所述第四隔座(124)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11)连接,任一所述阻隔组件(12)的所述第一隔座(121)通过所述拉索(131)与第三隔座(123)或所述第四隔座(124)连接,任一所述阻隔组件(12)的所述第二隔座(122)通过所述拉索(131)与相邻的所述阻隔组件(12)的所述第三隔座(123)或所述第四隔座(12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沟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盖;所述布线槽(111)具有朝上设置的安装槽口(114),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基座(11)上并覆盖所述布线槽(111)的所述安装槽口(114),所述顶盖与所述布线槽(111)的内壁共同围合形成布线腔,各所述触发器和各所述阻隔组件(12)均位于所述布线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沟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第一隔离区(115)内均安装有第一监测模块和第一发送模块,所述第一监测模块和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电性连接。
10.一种电缆沟防火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沟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缆沟防火装置及电缆沟防火方法,电缆沟防火装置包括具有布线槽的基座、多个阻隔组件,以及触发器;多个阻隔组件间隔布设于布线槽;各阻隔组件均包括第一隔座、第二隔座、第三隔座、第四隔座;第一隔座、第二隔座、第三隔座、第四隔座均转动式安装于布线槽;阻隔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隔座和第二隔座间隔布设且第一隔座和第二隔座之间形成第一布线通道,第三隔座和第四隔座间隔布设且第三隔座和第四隔座之间形成第二布线通道;阻隔组件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隔座和第二隔座连接,第三隔座和第四隔座连接,第一隔座、第二隔座、第三隔座、第四隔座共同围合形成第一隔离区。本发明的电缆沟防火装置安装效率高且维护更换成本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黄应敏,胡超强,王骞能,邹科敏,高伟光,邵源鹏,许翠珊,梁志豪,游仿群,杨展鹏,丁明,吴仕良,邓春晖,张俊宇,周靖昌,黄晓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4
技术研发人员:黄应敏,胡超强,王骞能,邹科敏,高伟光,邵源鹏,许翠珊,梁志豪,游仿群,杨展鹏,丁明,吴仕良,邓春晖,张俊宇,周靖昌,黄晓亮
技术所有人: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