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型稻虾种养稻田及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h型稻虾种养稻田,包含稻田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设置于所述稻田本体(1)内部的一条h型沟(2)及平行贯穿于h型沟(2)的多条一字型沟(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型稻虾种养稻田,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沟(2)包含两条平行相对并靠近田埂的边沟(201)及连接于两条边沟(201)之间的一条连通沟(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h型稻虾种养稻田,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沟(201)、连通沟(202)、一字型沟(3)的横截面形状均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h型稻虾种养稻田,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条所述边沟(201)靠近田埂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4),另一条所述边沟(201)靠近田埂的一侧连接有排水管(5),所述进水管(4)与进水渠(6)连接,所述排水管(5)与排水渠(7)连接,所述进水渠(6)及排水渠(7)均位于稻田本体(1)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h型稻虾种养稻田,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沟(201)除靠近田埂一侧的边沿外,其余侧的边沿处均设置有子堤(8),所述连通沟(202)除连通两条边沟(201)的两侧外,其余侧的边沿处也均设置有子堤(8),所述一字型沟(3)四周的边沿处也均设置有子堤(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h型稻虾种养稻田,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的入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9)。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h型稻虾种养稻田,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5)的入口处及稻田本体(1)四周的田埂处均设置有防逃装置(10)。
8.一种h型稻虾种养方法,是基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h型稻虾种养稻田的稻虾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9.一种h型稻虾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在h型沟(2)、一字型沟(3)中种植苦草的方法为:按照相邻苦草植株之间前、后、左、右各间隔8cm的距离在h型沟(2)及一字型沟(3)中种植苦草植株,且每株苦草植株包含3棵苦草。
10.一种h型稻虾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在稻田中除h型沟(2)、一字型沟(3)以外的稻田面区域种植伊乐藻的方法为:先将伊乐藻截成15cm的茎段,然后在稻田的田面上以横向间隔4m、纵向间隔8m的距离作为种植伊乐藻植株的间隔距离,将伊乐藻植株按照铺满直径50cm圆形面积的伊乐藻圆盘形式栽种在稻田中除h型沟(2)、一字型沟(3)以外的稻田面区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型稻虾种养稻田及方法,所述H型稻虾种养稻田包含稻田本体、设置于稻田本体内部的一条H型沟及平行贯穿于H型沟的多条一字型沟。所述H型稻虾种养方法是基于所述H型稻虾种养稻田实施的稻虾种养方法,包含如下步骤:稻田改造;第一年稻田种草;水草冬季管理;小龙虾养殖;水草管理;保留苦草;水稻收割;第二年水草种植;重复水草冬季管理、小龙虾养殖、水草管理、保留苦草、水稻收割及水草种植等步骤。本发明的优点是:与传统虾稻连作、虾稻共作养殖技术相比,不仅解决了难以置换稻田水体、梳理草路难的问题,还降低了割草机用费、用工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稻田底部溶氧、空心化缺草、早春缺草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自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技术研发人员:周自明
技术所有人: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