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基板热压性能测试设备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基板热压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矩形框架结构,中心为安装腔,在所述安装腔内还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配置成可对铝基板完成预设位置的固定,并可进行翻转作业;所述支撑架一侧还设有背板,所述背板为l型结构,在所述背板顶壁左右两侧均设有侧翼板;所述背板上还设有第一测试结构,所述第一测试结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安装块、滑动杆、安装板和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支架安装于背板,所述驱动轴左右分布且可转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侧翼板之间,所述驱动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安装块套设安装于驱动轴,且二者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滑动杆设置于侧翼板,且与驱动轴保持平行,所述滑动杆贯穿通过安装块,且二者之间保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前后分布,且与安装块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为均匀分布的多个,且设置于安装板;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还连接有led显示屏,所述led显示屏安装于背板,且内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多个红外测距传感器对于铝基板表面的测距样例参数,并以xy的坐标对样例参数定义位置标签,以供管理员查看;所述信号处理单元通过核心算法公式对于一系列的测距样例参数数据进行筛分比较,并识别出波峰和波谷数据及其对应的时间,并给出其中的极值;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对测距样例参数进行存储,并以铝基板的单体数量为单位通过excel表格进行数据的记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基板热压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架的下方还设有支撑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基板热压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气缸、支撑杆;所述气缸设置于支撑架,所述支撑杆前后分布,且可滑动地设置于支撑架,所述支撑杆与气缸连接;铝基板初始固紧状态下,铝基板的下端面与支撑杆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基板热压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翻转电机、联动轴、固定板、按压板;所述翻转电机通过支架设置于支撑架,且具有锁止功能;所述联动轴左右分布且与安装腔侧壁保持可相对转动,所述联动轴与翻转电机连接,以完成固定板的180度翻转作业;所述固定板为凹型结构,且一侧与联动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按压板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固定板内,以完成铝基板预设固紧力的安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基板热压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板一侧还设有竖直分布的转动杆,且二者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动杆贯穿通过固定板上侧壁,且二者之间保持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铝基板热压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板一侧还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通过固定板,且二者之间保持滑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基板热压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一侧还设有第二测试结构,所述第二测试结构包括转动电机、转动轴、基座和测试针;所述转动电机通过支架安装于远离所述驱动电机一侧的背板,所述转动轴左右分布,且设置于背板,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轴连接;所述基座贯穿通过转动轴,且二者之间保持螺纹连接;同时基座也贯穿通过滑动杆设置,且二者之间保持滑动连接;所述测试针安装于所述基座,且用于对铝基板进行通电的耐电压测试作业,且测试针与所述led显示屏保持信号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铝基板热压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结构与第二测试结构交替进行作业;且初始状态下,红外测距传感器和测试针分别位于背板的左右两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铝基板热压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针与基座之间还设有升降件,所述升降件包括电动升降杆和载体;所述电动升降杆一端与基座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载体,所述载体前后分布,且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测试针卡嵌安装于安装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铝基板热压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针包括正极测试针和负极测试针;且正极测试针和负极测试针均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正极测试针与负极测试针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铝基板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基板热压性能测试设备;包括支撑架,在安装腔内还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配置成可对铝基板完成预设位置的固定,并可进行翻转作业;背板上还设有第一测试结构,第一测试结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安装块、滑动杆、安装板和红外测距传感器;控制器包括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信号处理单元通过核心算法公式对于一系列的测距样例参数数据进行筛分比较,并识别出波峰和波谷数据及其对应的时间,并给出其中的极值。本发明实现了一体化进行厚度‑平整度以及耐电压性能的测试作业,提高了铝基板的测试精度同时便于测试人员直观进行数据查看和对铝基板质量的判断,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浩平,张洪敏,李亚娟,杨杰,刘新,岳世通,吴顺丽,翟让,李龙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4
技术研发人员:安浩平,张洪敏,李亚娟,杨杰,刘新,岳世通,吴顺丽,翟让,李龙吟
技术所有人:河南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