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焊接工单派发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核电焊缝管理,具体涉及基于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焊接工单派发方法。
背景技术:
1、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作为国内核电行业首款国产大型核心生产系统,今年来已经在国内核电站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在核电站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核电站进行检修维护,其中焊接是核电站检修维护的常见类型,现有技术对核电站进行焊接检修维护施工时,是在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下的焊接配合单的基础上,人工进行焊接项目管理和焊接现场工作管理,包括依靠人工衔接依次进行焊接申请编制和提交、焊接文件准备、形成焊缝焊接工单、工单派发的管理流程等,这会影响工作效率,且焊接完工资料需人工记录和整理,无法形成焊接工作的全流程记录,不便于后期对检测项目的跟踪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焊接工单派发方法,应用本发明可节省系统开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便于跟踪管理。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焊接工单派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通过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向焊接管理系统推送焊接配合单;
4、s2:焊接管理系统接收到焊接配合单后,基于该焊接配合单发起焊接申请编制和焊接申请提交;
5、s3:进行焊接文件准备,并生成焊缝焊接工单;
6、s4:焊缝焊接工单准备完成后,进行焊接任务派发;
7、s5:焊接任务执行完成后,记录焊接完工资料;
8、s6:焊接管理系统将焊接完工资料发送至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
9、s7: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进行完工资料汇总和记录。
10、在步骤s1中,焊接配合单包括项目名称、工单号、厂区和机组的信息。
11、在步骤s3中,焊接文件包括焊口清单、焊接工艺卡、焊接质量计划和质量见证单。
12、在步骤s3中,焊缝焊接工单包括项目名称、质量计划、工艺卡号、焊缝编号、作业步骤和控制点信息。
13、在步骤s4中,焊接任务基于焊工资质派发至相适应的焊工。
14、在步骤s2中,焊接申请提交后通过审批再进行焊接文件准备,焊接文件准备完成后通过审批再生成焊缝焊接工单。
15、在步骤s3中,焊接申请提交后通过审批再进行焊接文件准备,焊接文件准备完成后通过审批再生成焊缝焊接工单。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基于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焊接工单派发方法,通过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向焊接管理系统推送焊接配合单,自动进行焊接项目管理和焊接现场工作管理,充分利用了现有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节省了焊接管理系统的开发成本;焊接管理系统接收到焊接配合单后,基于该焊接配合单自动发起焊接申请编制和提交、进行焊接文件准备、生成焊缝焊接工单、进行焊接任务派发、记录焊接完工资料并发送至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进行汇总,各流程无需人工衔接,从而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且可在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中形成焊接工作的全流程记录,便于后期对检测项目的跟踪管理。
技术特征:
1.基于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焊接工单派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焊接工单派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焊接配合单包括项目名称、工单号、厂区和机组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焊接工单派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焊接文件包括焊口清单、焊接工艺卡、焊接质量计划和质量见证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焊接工单派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焊缝焊接工单包括项目名称、质量计划、工艺卡号、焊缝编号、作业步骤和控制点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焊接工单派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焊接任务基于焊工资质派发至相适应的焊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焊接工单派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焊接申请提交后通过审批再进行焊接文件准备,焊接文件准备完成后通过审批再生成焊缝焊接工单。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焊接工单派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焊接申请提交后通过审批再进行焊接文件准备,焊接文件准备完成后通过审批再生成焊缝焊接工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核电焊缝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焊接工单派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向焊接管理系统推送焊接配合单;S2:焊接管理系统接收到焊接配合单后,基于该焊接配合单发起焊接申请编制和焊接申请提交;S3:进行焊接文件准备,并生成焊缝焊接工单;S4:焊缝焊接工单准备完成后,进行焊接任务派发;S5:焊接任务执行完成后,记录焊接完工资料;S6:焊接管理系统将焊接完工资料发送至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S7: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进行完工资料汇总和记录。有益效果在于:充分利用了现有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节省了焊接管理系统的开发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尚宪和,胡明磊,张维,吴明亮,施靖峰,李波,杨琪震,唐金金,朱昌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4
技术研发人员:尚宪和,胡明磊,张维,吴明亮,施靖峰,李波,杨琪震,唐金金,朱昌荣
技术所有人: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